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4/9/22 11:39:00 来源:雅安日报 阅读数:
杨国华,芦山县龙门乡王家村石刀背沟组村民,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养鸡。20多年的家禽养殖生涯,他一度成为当地的致富能手。
去年“4·20”芦山强烈地震后,他的养殖事业跌入谷底。灾后重建中,芦山县提出“农业富县”发展战略,杨国华在灾后重建项目的扶持下,重拾信心发展养殖事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自力更生
发展家禽养殖
带动群众致富
龙门乡王家村石刀背沟组村口的第一户楼房便是杨国华的养殖基地。
“现在暂时使用震前的鸡舍,等新的种禽场建好,环境就能改善了。”砖墙砌成的鸡舍里,杨国华正在给数千只鸡喂食。
1989年,20岁的杨国华开始跟着村里人做贩卖土鸡的生意。那时,石刀背沟组仅靠一条一米多宽的土路连通外界。杨国华背着背篼,从山里的农户家中收购土鸡和鸡蛋,然后走数公里,到县城或其他乡镇贩卖。
“时间一长,就感觉这种方式落伍,赚不到什么钱。”脑筋活泛的杨国华决定,自己饲养鸡苗。
杨国华开始在一家大型养殖场打工,学习养殖技术。1993年,石刀背沟组的土路加宽,杨国华感觉时机成熟,于是购进第一批鸡苗,开始了自己的养殖生涯。
到2006年时,杨国华的养殖场规模扩大到拥有上万只鸡苗。随后,杨国华联合周边乡镇20多户农户,成立了家禽养殖合作社,抱团发展。但在去年的强烈地震中,他损失100多万元。
“鸡舍垮塌、断水断电、饲料无法运抵……”这场灾难导致杨国华的养殖场损失11万只鸡,仅幸存1万只。
正在杨国华感到沮丧甚至绝望时,省、市、县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来到他的养殖场,了解灾情,鼓励他坚强振作、重拾信心。
“有政府支持,我还怕什么?”经过多方努力,杨国华的养殖场被纳入芦山县灾后重建畜禽良繁体系建设项目,包括建设繁育场、政府提供技术支持等。目前,项目正在有序进行中。
政府扶持
实施项目重建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灾后重建中,芦山县农业部门坚持以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转变农业增长为主线,大力实施“产业富民”战略,发展特色产业。按照“连片示范、注重特色、效益优先”的思路,立足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建设高效畜牧养殖示范户(场_,通过实行项目重点倾斜、资金重点扶持、技术重点支撑,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明、效益高、带动强的林下养殖标准化示范户(场),促进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记者从芦山县农业局了解到,芦山县灾后重建畜禽良繁体系建设项目分为禽类和生猪类项目,恢复建设年育禽苗100万羽的种禽场1个,培育常年存栏优质母猪500头、年出栏仔猪10000头以上的生猪良种繁育场一个。
为加快芦山生态畜牧业发展,芦山县农业部门重点建设养殖小(园)区、适度规模养殖场、种畜禽场、畜禽品种改良站等,既考虑受灾畜牧业基础设施恢复,又着眼于今后畜牧业防灾减灾需要,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夯实畜牧业基础,增强其抗灾防灾能力,为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