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资讯中心 >  致富经 >  德阳中江县石垭子村的贫困户走上致富路(图)

德阳中江县石垭子村的贫困户走上致富路(图)

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4/12/15 16:57:00 来源:四川日报 阅读数:

田明山正在鸡舍中喂养准备出售的公鸡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无时无刻不在孕育梦想,实现梦想,演绎精彩。

  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昂然奋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翻开新篇章。在天府大地,全面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两个跨越”的生动实践,激流勇进。中国的精彩、四川的精彩,正是由无数个个体的精彩、无数奋进的力量凝结而成。

  新的征程,铺展无限新希望——置身于这样灿烂的时代,为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贡献心力,新闻人的使命和担当尤重。

  今天,我们隆重推出“行进四川·精彩故事”专栏,用鲜活的人物、具体的事例、精彩的情节和朴实的语言,请您和我们一起走基层、看民生,说改革、话发展,走近普通人的心声、幸福和梦想,一起见证、记录、感受四川的发展进步,共同致力于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

  12月14日上午,汽车驶出德阳市中江县城往集凤镇方向行驶,柏油路面在冬日阳光下更亮,暖意融融。

  快到石垭子村时,石垭子村二组村民田明山已骑着摩托车到镇上的集市逛了一圈,这是近段时间他每天必做的功课。“今天活鸡卖到16元一斤了,估摸着春节能涨到18元,我那剩下的几十只跑山鸡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当田明山回家把这一消息告诉妻子蒋先英时,记者也到了他家。听说记者来了解他今年曲折的养鸡故事,这个瘦瘦的中年男子一下子打开话匣子,“说起养鸡真是一波三折,还好我没放弃。”

  去年,石垭子村在各方帮扶和村民的努力下,基础设施和新村建设有了很大变化,从县城到村的公路通车了,村小学与成都教育资源实现对接,新村聚居点建设有序推进……像田明山这样的贫困户,也在慢慢实现致富梦。

  养鸡第一年 1200只死了一半多

  田明山家去年新盖的二层楼房的二楼阳台上,晾晒的香肠腊肉已透出些许年味。客厅的墙壁上,一幅镶嵌了时钟的十字绣上,绣了几朵玫瑰花和“我们的爱到永远”几个字,这是蒋先英今年夏天绣的。

  房子旁边的鸡舍有100多平方米,周围用铁栅栏围着,一大群鸡仔在里面跑来跳去。田明山说:“这几十只鸡快喂了一个月的粮食了,之前两个月都喂饲料,现在要让它们多跑动多长肉,赶春节前卖个好价钱。”

  今年初,在中江县畜牧局的帮扶下,田明山建起鸡舍开始养鸡。没想到,第一批400只鸡苗放进鸡舍没养多久,就今天死三只明天死五只。田明山慌了神,提着死鸡去县上检验,结果是因为防疫没做好。他请来技术员教防疫,还学会给鸡打针治病,最后有100多只鸡上市。

  自以为掌握了养鸡技术,田明山兴冲冲地又购进400只鸡苗,结果几天时间竟全军覆没。突然而至的打击让田明山有点懵,他没有想到养鸡风险居然如此之大。“我当时想,每天起早摸黑地侍候几百只嘴巴,太累人、太麻烦,它们还说死就死,干脆不养算了。但转念又想,联系我家的干部费了那么多心帮助我们,想方设法要让我们找到门路,富起来,好歹也要对得起人家嘛。”

  田明山又去检验,这次是水的问题,鸡喝了堰塘里不干净的水得了病,没来得及治。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田明山解决了鸡的饮水问题。他心一横,第三次引进鸡苗,又是400只。“这次基本上全部存活出栏。”田明山说。“是你技术好了,自己帮了自己的忙。”记者笑着说。“是这个理。自己不攒劲,别人再帮都没有用。”

  他拉着记者往后院走,说是要向我们开放一个“秘密”。后院靠墙摆着一个大铁笼,里面单独养了5只鸡,只只毛色鲜亮,“这是我从第一批鸡里挑选出来的,留下来做实验,喂的东西也不一样,我定期对它们进行观察,积累一些经验。”看着我们有些疑惑,田明山颇为得意地说。

  钻研养鸡这件事 日子更有盼头

  带我们参观鸡舍时,田明山介绍养鸡种种“心得”。“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以前没好好研究,所以吃大亏。”

  前段时间,田明山的第三批鸡卖了两万多元钱,让他看到了养鸡致富的希望。“我老婆身体不好,以前我靠打点小工养家糊口。现在好了,我觉得只要好好钻研养鸡这件事,这日子有盼头。”

  11月,爱琢磨的田明山先后到德阳市参观了4家养鸡场,用他的话说取到了“真经”。

  从德阳回来后,田明山用卖鸡的钱买了木桩,“等木头晾干后,明年5月就可搭建鸡床了。”田明山还想扩建鸡舍,这也纳入了他的2015年计划。

  临近中午,8岁的女儿田欢回来。记者问田欢有什么愿望,小姑娘想了想说,“我想过年”。一旁的田明山听后笑了,原来田明山曾对女儿说,今年家里条件好了,过年可以买新衣服置办新家具。

  村支书田明阔告诉记者,围绕中药材产业,石垭子村有一个“乡村旅游梦”,这个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下一步在产业结构上还有调整,不光种芍药,还要种桔梗、丹参、菊花等,这样一年四季都有花可以赏。“那时的石垭子,就是山里最美的一片花海。”

  【心语心愿】

  石垭子村贫困户罗大玉:今年初我们搬进新居,用上沼气池、自来水。以前房子太破旧,又建在坡坎上,一下大雨就担心房子被冲垮。现在好了,再大的雨也可睡个踏实觉。我门前的两棵桂花树是政府送给我们栽的,希望明年能开花,香满整个院坝。

  石垭子村支书田明阔:石垭子村过去常年有600多人外出务工,这两年村里基础设施改善了,中药材种植发展了,回来了200多人,就是看好农村发展的前景。我们明年要实现人均纯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达到1.2万元,今年首次破万了,对实现新目标大家有信心。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shenqi

首页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