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时间:2015/1/27 9:41:00 来源:中国畜牧网 阅读数:
一、未来肉鸡消费恢复性增长
目前国人对猪肉的消费38公斤、禽肉10公斤、牛肉4公斤、羊肉4公斤,其他4-6公斤。综合来讲,我们对动物蛋白的摄取并不低,何况还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如各种“豆制品”等也在唱大戏呢,所以我们不可能在肉类消费上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毕竟不是“食肉动物”。
2013年的H7N9事件,让行业蒙羞、蒙冤、蒙难,禽肉消费一度跌入近几年来的最低谷。随着风波的平息、专业化的引导和舆论纠偏,未来对鸡肉的消费会有一个恢复性增长过程,这取决于消费者信心、能力和潜力。因为猪肉是主角,在猪价潜水的时候,毛鸡价格也会被拖累。这个恢复性增长也是起起伏伏的、是漫长的。
二、土地流转有利于规模化养殖
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更有利于推动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种植业的发展,但对规模化养殖还是有很多的困难和限制。由于环保的要求,规模化养殖要远离城镇、村落、河流、水源等等,基本农田不能动、一般农田本来就很少也不好动,未来的规模化养殖被压缩到荒滩、荒山、废弃的窑厂等很有限的地方了,何况这些地方也缺乏能支撑规模化养殖的资源,这种发展也是有限的。
不管怎么说,规模化总是趋势,一是新建的场、新发展的区域走的是规模化和专业化的路子;二是老场的改造、扩建,传统养殖区域的集中和优化,都会促进肉鸡养殖规模化的发展。规模化是主流,养殖业会逐渐向养殖不发达地区转移,中西部地区会成为新的增长点,但一定要注意整体规划、土地综合利用和系统开发。
而传统养殖密集区域会因为环保的要求、疫病防控的压力,逐渐淘汰落后、过剩、污染、散落的产能,这将更有利于“当地”规模化养殖的健康发展。解决规模化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专业化和规范化,从而实现健康养殖和满足食品安全。规模化也是有限度的,不是以土地、资金、意愿为框架的,而是以能满足生物安全的“全进全出”为条件的。
三、规模养殖的管理和经营思路
单兵作战靠智商、团队作战靠情商,规模化养殖其实就是一个团队的集体运作,这里有分工、需要合作,这需要情商,更需要管理。很多规模化养殖的失败就失败在管理上,我曾经多次说过,技术是兵器、管理是武术,就养殖户来讲技术很重要,就规模化养殖来讲管理比技术更重要。
管理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很简单也很深奥,牵扯到心态、心情、心理、沟通、协调和协同。研究管理其实比研究养殖本身还难得多,要想打胜规模养殖这场战争,没有管理是万万不能的,管理要从修身、净心、醒脑开始。
另一方面,我认为规模化养殖场的经营思路应该是:透视现状,保持理性;预知未来,建立信心;长期规划与短期目标相结合;生产计划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养殖过程与食品安全相结合;发展规划与国家政策相结合。如果管理是大大方方,更注重的是人性化,那么经营就是斤斤计较,更注重数字化,整个过程最保险的就是要依赖精细化。
四、未来白羽肉鸡的发展前景
规模化养殖,打造产业基地。对养殖场进行专业化管理,实现健康养殖,同时规范化加工,保障食品安全。消费模式多样化,冰鲜品、调理品、熟食都将各显其能,真正“秀鸡肉”的时候快到啦。发展要和消费相匹配,否则会出现新的供求不平衡,导致市场波动,尤其是祖代、父母代鸡的引种和繁育要把握好节奏,不能再坐过山车,无度和过度发展都是有钱人在赌,十赌九输。
育种业将会更集中、更规范、更有理性。10万套以下的种鸡场会淡出江湖,1万只以下的养殖户将销声匿迹,这个时间不会很长。规模化发展,重新布局基础产业,场与场之间相对更疏远、更专业、更规范、更标准,环境得到改善、自然隔离带再度被建立起来、病死鸡无害化处理更规范和安全(密封收集、集中加工)。白羽肉鸡发展由密集区向空白区逐渐稀释。集团养殖将逐步实行“租赁经营”和“承包制”以期摆脱困境,否则体制问题解决不了,机制就没法建立,也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传统的养殖技术会在辩证、辩论、比较和鉴别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对设备的使用将成为环控技术的重中之重,在这个方面,我们对设备的认识、理解、使用还远远不够,还有太多的失误和错误。探讨并验证新的免疫接种程序、产品、方法和技术,本着免疫保护越来越好、应激越来越小的原则进行;探讨新的养殖模式和环境控制技术,如发酵床已经在很多地方取得了很好的养殖成绩;探讨新的动物保健程序、产品和技术,从治病向防病转型;探讨新的针对一线养殖的管理流程、操作标准、执行方法、评价体系。
未来白羽肉鸡的发展要塑造两个品牌:
1、健康养殖品牌。这个要突出过程控制、饲养日志、化验(饲料、饮水、药物)、检测(抗体、病原、环境)和追溯(文字、数字、图片、档案);
2、食品安全品牌。健康的养殖基地、严格的过程控制、宰前抽样检测、产地检疫、屠宰监控、食品加工、调料调味、包装和销售(冷链储运)。
品牌起来了,消费就起来了,养殖也就起来了。现在是鱼龙混杂、鱼目混珠的时候,难怪消费者不感冒、不领情、不信任。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的口碑,未来的白羽肉鸡养殖品牌的建立,是从业人员不容忽视和不可推辞的义务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