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是草食性水禽,具有生活力强,耐寒,早期生长快,产肝性能好等特性,能利用青、粗饲料,耗粮省,抗病力强,投资省,因此在畜禽养殖中,鹅具独特优势。发展高效节粮的养鹅业,符合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又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养鹅,养鹅是时代的赋予,发展的需要。养鹅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
1、节粮、耐粗饲。鹅可消化利用大量的青、粗饲料,且觅食能力强,对草的选择性很高,能充分利用草山草坡、滩涂草场,田边地角、河滩沟源、路边及屋前屋后零星草地的青绿饲料、茬地中遗谷、麦粒、甚至深埋在淤泥中草根、块茎都能被觅食利用。基本上不存在与人、畜争粮争地的问题。鹅群放牧以草为主,仅早晚补精料。在果园放牧鹅群,既可利用其坡草节省人力,保护果树,增加土地肥力,又可省下大量饲料。利用放牧补喂精料,生产肉鹅每千克增重仅耗饲0.5—1千克的精料,其饲料转化率为养业之首。大力发展养鹅等草食动物,是实现畜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举措。
2、生长快,饲养周期短。鹅的消化机能很强,代谢旺盛,早期生长速度很快。鹅早期生长速度高于鸡和火鸡,周龄体重可达成鹅体重的40%,而鸡和火鸡分别为15%和5%,到8周龄时达到年体重80%,而鸡和火鸡分别为60%和15%,据bjombg博士对45个禽种生长速度的比较试验中,证实了鹅体重增长最快,是其它禽种体重增长平均值的1.7倍,鹅在出壳后两个月生长最快,一般从出雏到上市,仅需70—80天。鹅活重即可达3—4千克,相当于其出壳时体重的40—50倍。饲养至90天左右,已有较丰满的羽绒,可活体拨取羽绒。饲养90-120日龄,就可强制填肥,生产肥肝产品。养鹅生产周期短,资金周转快,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3、适应能力强,管理方便。鹅对各种自然环境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生活力、抗病力强、疾病少。鹅对传染性疾病抵抗力较强,从自然感染发病率来看,鹅比鸡少三分之一。在较粗放的管理条件下,雏鹅的成活率高达90%以上,成年鹅在一般饲养管理条件下,死亡率也很低。
4、投资省、效益高。鹅以放牧草食为主,除育雏期间需要一些房舍和供暖设备外,开始放牧的仔 鹅及产蛋鹅一般仅需能庶风挡雨的棚舍即可。养鹅所用的设备较为简易,饲养又以青、粗饲料为主。因此,养鹅的基建设备投资和流动资金都较少。由于鹅的疾病较少,用于鹅的医药费也比鸡、鸭少得多。因此,从投入产出角度看,发展养鹅是农村脱贫致富的优选项目。
5、产品丰富。鹅肉、羽绒、肥肝、裘皮等都是人们生活所需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及饮食结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鹅产品正好满足这些要求,鹅肉食品是当代的绿食之王,养鹅不仅营养好,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又为生活提供保暖,美容等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