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麻黄鸡原产地为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寿县,现中心产区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南丘陵地区的霍邱县、寿县、金安区、裕安区(约占70%),淮南市(约占10%),肥西县、金寨县、长丰县(约占20%)等地区。
淮南麻鸡是淮河流域劳动人民经过长期人工选育和自然驯化而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历史悠久,适应本地的气候条件,耐粗饲,早期生长较快,肉质细嫩鲜美,耐受高温高湿,且合群性强。在当地特殊的生态环境和饲养条件下,经过长期闭锁繁衍而形成的产地主导地方鸡品种,因母鸡羽色黄中带麻点而得名“麻黄鸡”。早在明朝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霍邱就有史料记载,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明·万历)霍邱县志》有详细记载,民国30年(公元1941年)统计资料显示年末全县养鸡存栏9.14万只,1957年全县年末存栏277.4万只,平均每农户16只,农民把养鸡视为“小银行”,把这一地方品种正式统称为“霍邱鸡”。1987年《安徽省标准(皖D/XM14-87)》把“霍邱鸡”品名称确定为“淮南麻黄鸡”,公布为“安徽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1995年由安徽农业大学和霍邱县畜牧局选派专家组建了“霍邱县淮南麻黄鸡品种资源保护课题组”,1996年由县扶贫办等有关单位筹资300万元在本县建设了“淮南麻黄鸡选育场”,采取继代表型选育法进行提纯复壮工作,选育出具有基本一致的外貌特征,产蛋量和生长速度均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2008年由“安徽皖西麻黄鸡禽业有限公司”对麻黄鸡资源进行整合,从保护种选育、孵化鸡苗到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和生产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合同订购商品鸡(蛋),进行深加工和直外按销售活鸡鲜蛋,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对这一优良地方品种资源进行综合系统开发利用,把这个产业做大做强。该公司现有占地120亩的20万套淮南麻黄鸡原种场一座,年孵化2000万只鸡苗的现代孵化厂一座。其它配套工程项目仍在续建中。2009年全县麻黄鸡饲养量达3500万只,鸡蛋产量7万多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