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施肥技术 >  种植水稻需科学施用钾肥

种植水稻需科学施用钾肥

畜牧家禽网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

  水稻缺钾时根系发育停滞,容易产生根腐病,叶色浓绿程度与施氮过多时相似,但叶片比较短。初期缺钾的迹象是植株矮化,叶色暗绿呈青铜色,以后逐渐发黄,一般是较老的叶片尖端首先失绿,在失绿区的下面出现不整齐的褐色斑点,老叶加速衰老,直至整个叶片枯死;根系细而短,数量少,呈暗棕色或者黑色并大量死亡;茎秆细弱,茎部变软,往往发生倒伏,剑叶枯黄率高,花期比正常植株提前5-7天,穗子短小,空秕率高,谷粒小而不整齐,出米率低,质量差。

  由于栽培季节、品种类型和土壤条件不同,根据水稻出现症状的时期及斑点的特征,通常又将水稻缺钾症分为三种类型:1.赤枯型。返青后至分蘖期出现症状,下位叶发生大量赤褐色不规则斑点,扩展后叶片焦枯,呈赤枯状,生长停滞,新叶少而零乱不齐,常伴有“黑根”,称缺钾性赤枯病,或称“青铜病”。2.胡麻斑型。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期出现赤褐色胡麻斑,斑点一般比普通胡麻叶斑病要大,色泽也较灰暗,病斑与正常组织的界线清楚。3.褐斑型。即幼穗分化前后出现症状,以散生的细小斑点为主,或连成短线状。叶尖褪淡发黄,进而变褐、干卷。早稻偏施氮肥促发的缺钾症多为此类型。

  缺钾诊断

  水稻严重缺钾时,植株有典型的缺钾症状,易于辨认。田间水稻抽穗后叶面发红似火燎状,株高降低,从下位叶开始出现赤褐色焦尖和斑点,并逐渐向上位叶扩展,叶片边沿焦枯,抽穗比正常植株提前3-5天。

  另外,可用植株组织简易速测诊断法进行诊断,即取水稻分蘖期主茎心叶下第三至第五叶的叶梢汁液与六硝基二苯胺试剂反应,生成六硝基二苯胺钾沉淀,此沉淀在酸性条件下呈橘红色,其色泽依汁液含钾量而异。通过比照,如果含钾量小于1500毫克/千克时,则属于缺钾。

  水稻缺钾的原因

  过去我国长期施用有机肥料和草木灰,由此每年土壤中钾素得到补充,加之土壤钾含量较氮、磷丰富,故以往施用钾肥虽较少,土壤却不表现缺钾。近30年来,由于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氮、磷的消耗量增加,以及有机肥用量的减少,不少地区作物出现了缺钾症状。我国缺钾土壤已从南方沿海地区扩大到东北三省,约有70%的农作物耕地缺钾。

  土壤缺钾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一是土壤本身排水不良或排水过度,使pH很高或很低,以土壤pH值为7左右时最多。pH值高到7.5-8.5时,因土壤中含有过多的钙,对钾起着强烈的抵抗作用,阻碍作物对钾的吸收;二是气候条件方面,降水量高的地区,从湿润突然变为干旱或始终高湿度;三是管理方面,氮、钙和镁肥施用过量,从田间取走作物残体和新鲜有机肥施用过量。

  水稻施钾肥技术

  增施有机肥料。广辟钾肥资源,推广秸秆还田,促进钾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利用,是解决钾素营养缺乏症的根本途径。

  积极寻求生物钾肥资源。土壤中钾的含量是比较丰富的,但90%-98%是一般双季稻难以吸收的形态。发展绿肥生产,吸收和富集土壤中难溶性钾肥,使土壤中难溶性钾转变为有效钾,是解决钾肥资源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

  合理轮作换茬,缓和土壤供钾不足的矛盾。各种作物需钾量不同,吸钾能力也有差异,因此可以利用轮作换茬的方式调节土壤的供钾状况,如稻-稻-肥、稻-稻-油等耕作制度的轮作换茬。

  合理施用钾肥。一是科学确定钾肥的施用量。测土配方施肥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速效钾50-105毫克/千克水稻土上,目标产量500千克/亩时,以每亩氧化钾施用量5千克为宜。二是选择适当的钾肥施用时期。由于钾在土壤中较易淋失,钾肥的施用应做到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在有机肥施用量少和严重缺钾的土壤上,化学钾肥作基肥的比例应适当大一些;在施用有机肥的稻田,特别是双季晚稻实行稻草还田的土壤,化学钾肥作追肥的比例至少要占50%。由于水稻植株体内氮钾平衡与钾营养缺乏症的发生关系密切,所以,在双季稻处于分蘖盛期至幼穗分化的吸氮高峰期要及时追施钾肥,以防氮钾比例失调而发生缺钾症。

  加强综合防治。一是提倡冬季翻耕,二是控制氮肥用量,三是加强水分管理。另外,发现缺钾时,每亩可施氯化钾4-6千克。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jy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