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阅读数:
近日,2015年度河南省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名单新鲜出炉,孟津县的都市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荣登榜单。
孟津位居黄河中下游分界地段,是万里黄河第一津,北临滔滔黄河,南接古都洛阳。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时长,自然条件极为适合红提葡萄、小西瓜等特色农产品的种植和生长。
从2005年起,孟津县开始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申报工作。截至目前,全县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共有3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涉及红提葡萄、梨、小西瓜、有机蔬菜等,农业标准化已成为促进该县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的强劲助推器。
小西瓜尝到“标准化”大甜头
仲夏时节,西瓜当季。孟津县送庄镇朱寨村62岁的朱忠厚是当地出了名的老瓜农,种瓜近40年,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朱老师”,种瓜遇到啥问题,找他准能解决。
“2000年,我们开始研发种植个头娇小的小西瓜,这不仅解决了传统西瓜个大皮厚的问题,还提升了西瓜的品质和价钱。”朱忠厚说。
大西瓜成功“瘦身”,靠的是“标准化”这把“量尺”。从选种、育苗、催芽、栽植,到种植环境温度、湿度控制,再到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的时间等,都有一系列标准,按照这个标准,才能种植出来皮薄至0.3厘米至0.5厘米、含糖量12%至14%的小西瓜。
通过标准化种植出来的小西瓜,不仅好吃,而且能卖大价钱。“普通西瓜1元一公斤,小西瓜卖15至20元一公斤。此外,小西瓜采用立体式种植,一个温室大棚的亩产要比普通露地西瓜亩产增加近10倍。”朱忠厚说。
小西瓜的大面积推广,靠的也是“标准化”这座“桥梁”。乡亲们看到老朱家的小西瓜好吃、好卖,能赚钱,纷纷效仿,小西瓜的种植标准被形成文字、册页,县里其他种植户就按照此标准种植,种植户越来越多,孟津县小西瓜的名声越来越大。2012年,孟津县袖珍型西瓜立体栽培标准化示范区申报成功。
“标准化种植不仅能丰产,更能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孟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郭军说,截至2014年年底,标准化种植带动了全县30余个大户、600余个小户种植小西瓜,该县小西瓜种植面积约3700亩,亩产量约3500公斤,亩产值约为4.7万元,年总产值超过1亿元。
“标准化”育得红提美如玉
每到金秋红提成熟时节,孟津常袋千亩红提园区内总能看到车水马龙、人潮涌动的热闹场面:果园里,枝头红提晶莹剔透,好似串串美玉格外喜人;游客们采摘红提,品尝鲜果,个个赞不绝口,欢声笑语响彻果园上空。
孟津常袋乡红提园区于2008年3月被确定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为此,孟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成立了千亩红提示范区实施领导小组和技术工作组,并组织市县有关专家制订发布了孟津县红提葡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地方标准,规定了红提葡萄无公害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土肥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为红提园区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同时还定期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指导。该项目2010年底顺利通过验收。
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推进,规范了红提生产的各个技术环节,提高了生产一线农民的技术水平,最终形成了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格局。园区注册了“洛红”、“常袋”商标,统一设计、监制高品位、上档次的外包装,实现了红提葡萄生产按照产品标准,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服务、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销售,彻底扭转了以往园区业主或农户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推动了红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常袋红提质优、味佳的良好形象深入人心,红提产业已成为当地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孟津县高起点规划、高规格组织以赏千岛卧波、品常袋红提、享田园风光为主题的金秋洛阳红提采摘节,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农业、科普农业,拉长产业链条,开辟农业发展新路子、农民致富增收新途径。目前孟津红提采摘节已成功举办了十届,成为洛阳市北线旅游的一个新亮点。
按标准种植 传统梨焕发新生机
孟津县是国家优质梨*适生区,孟津梨有3000多年悠久栽培历史,是我国梨树发源地之一。为充分发挥相关种植优势,提高梨的品质和知名度,增加果农收入,孟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时度势向上级主管部门积极申报了孟津梨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了以主管农业副县长为主任委员的孟津县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以孟津县质监局主管副局长为组长的技术领导小组,制定了《孟津梨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邀请农业专家对种植户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室内培训与田间培训相结合,以实际操作为主、以理论学习为辅的方式进行培训,保证做到不漏一户,不掉一村,大大提高了种梨果农的科学技术水平。
孟津县妯娌村是孟津梨栽植相对较集中的地方,栽植面积1000多亩,过去都是采用传统的密植栽培方法,造成果园郁闭、光照条件差、生产不易操作等弊病,不仅产量上不去,而且果实品质差、效益低,部分果农都准备伐树种麦。了解该村情况后,孟津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及时对果农进行指导,采用主干小冠整形技术,简单易行,一学就会,一年见效,二年产量大提高。果农高兴地说:“标准化救了我们村!”。
通过对果农培训《孟津梨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科学的疏花疏蕾疏果技术得到了普及,果实品质大为提高。果农学会了根据品种树龄来确定亩产量,然后分解到每株产量,再根据果实大小分解到每枝留果数量。留上年未结果的果枝为当年的结果部位,让上年的结果部位休息一年,轮换结果,保证果大优质,在花蕾膨大期除掉花柄细长和短粗的2/3花蕾,只留下花柄粗细长短最适中的花蕾2—3朵,留一端正的幼果套袋,其余疏除,这项技术的应用使果农的优果率从过去60%提高到85%以上,是孟津梨的生产技术明显提升的标志,果农们高兴地说“过去不知道为啥一棵树上结的果有大有小,原来窍门都跟这果柄说事”。
采摘玩乐样样有,标准化园区再升级
“从此前单一的葡萄、梨、小西瓜等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到现在的集瓜果、蔬菜、休闲等于一体的都市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农业标准化开始升级,这是近年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发展的一大新亮点。”郭军说。
以今年刚申报成功的孟津都市生态农业省级标准化示范区为例,除了此前传统的种苗培育及销售、有机果蔬种植及销售,该示范区内还包括休闲观光、果蔬采摘、生态餐饮、农业技术培训等,共有现代化育苗组培区、新品种示范展示区、园区管理与农业技术培训区、游客参观旅游采摘休闲区、果蔬冷鲜库及配送物流区、果蔬检测及果蔬收购区、采后商品化处理区、餐饮区、无土栽培展示区9个区域。
“游客不仅可以采摘、购买果蔬,还能在园内吃到现摘现做的饭菜,更能在此留宿、游玩。”该示范区生产部经理狄晓明介绍,今年将在制定并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基础上,引进国外优质品种及先进种植技术,提高果蔬种植产量,种植品种数量达300种。同时,建设冷储中心、产品深加工车间、展览中心、青少年科普教育中心,完善休闲娱乐配套设施;继续提升园区景观,建设垂钓区、儿童欢乐园、网球场、农家宾馆等设施。
郭军说,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升级,不仅是生态休闲农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的有效之路。目前,孟津县孟扣路沿线已逐渐形成果蔬产业集群观光带。按照该县特色高效农业布局,还将继续大力发展小浪底专用线沿线高效特色农业观光带和新310国道沿线都市现代农业观光带,为打造魅力孟津添彩。
孟津县通过实施一系列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对传统农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祖辈耕种几千年,没有标准也种田”的传统小农生产观念正在逐步被标准化、工业化生产的新观念所取代。用源于工业化生产的“标准”移植到农业生产上,实现农业生产的无公害化、产业化、规模化,大幅度提高了农产品数量、质量,农业龙头企业和相关农产品种植户的收入也随之增加,真正实现了特色产业更优,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