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致富宝】今年35岁的潘远香,她想都没想过自己可以像普通人那样行走。或许上天对她不公平,3岁那年因为一场高烧导致她二级残疾,下半身严重萎缩。或许上天对她是公平的,她有一颗常人无法匹敌的强大内心,如今,她一手创办的养殖场里已经有了90多头牛,另外还有75头牛在农户手里。“出栏量高达200头左右,预计产值能达到400万左右。”
7岁那年,在灶台前做饭的潘远香突然闻到一阵异味,厨房起火了。“我大声喊‘救命’,却没有人听到。”惊慌失措的她扑倒了箩筐,等到家人来救火时,潘远香已到了屋外。“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去的,大概是求生的本能。那个时候我才知道,原来自己还可以爬。”可以爬行,意味着潘远香可以走出家门,到更远的地方。一直想上学的潘远香终于在9岁那年终于进了当地的一所小学。为了上课不迟到,她要比别人早一个多小时起床,再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爬到学校。就这样靠着爬行,她念完了初中,后来靠着好心人的帮助还有她那股子坚韧,潘远香又读了高职,还学习了电脑和装潢设计。
学了装潢设计之后,潘远香和别人一起做起了家装生意,他们接的活儿主要是靠熟人介绍。“我们是典型的‘游击队’,几年下来虽说赚了一些钱,但和正规的家装公司比起来,我们在推广上始终缺乏竞争力。”
2006年,她开始接触养殖业。最开始她养鸭,可碰上了禽流感,辛苦了一年最终血本无归。后来她承包了一片林子养了500多只鸡。“我想走高端路线,绿色养殖。”想法虽好,但最后却因为成本过高,效益并不乐观。
2013年,经过多次市场调查,潘远香确定了养牛的方向。“牛肉价格波动不大,市场很广,而且牛的抗病能力强,少有群死群伤。”筹集了30多万元资金后,潘远香在自家的土地上建起了犇犇肉牛养殖场。养殖场走上正轨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工人流动性大,资金链有时跟不上,草料成本偏高,困难一个接一个。“有一次没钱买饲料了,我就到处找人帮忙,就算是卖血我也得让牛有吃的。”
潘远香的一股干劲儿激励了许多人,邻居、朋友、亲戚能搭把手的就来搭把手。为了带动村民致富,潘远香的养殖场采用“养殖场+农户”的模式。牛犊成本她和农户各摊一半,等到肉牛长成,再按市场价收回,每头牛农户能赚5000元左右。潘远香还带动了周边23名残疾人开展肉牛养殖,残疾人家庭年增收1万元以上。
最近,潘远香刚从吉林进回了53头西门塔尔牛。养殖场内,她正忙着切割草料。小山似的草堆,她用手一撑就翻了过去。她最爱的一头牛叫“胖胖”,因为它长得特别壮,得有1600斤重。“引进肉牛,中间环节多,成本一下就上去了,所以我在鼓励农户们多养母牛,以后我们就可以自己产牛犊。”谈到未来的发展方向,潘远香说,希望将来能建一个母牛养殖基地。
终究,潘远香还是向生活证明了自己可以“坐”起来。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