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再过两个月,这里就有一批肉牛出栏了。” 在江南区江西镇立体循环农业示范项目基地,南宁市兴荣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陆道应站在牛栏旁,看着300多头正在吃着牧草的优质肉牛高兴地告诉记者。
“早年和朋友一起去贵州贩牛回来卖,就发现肉牛的利润可观,过了几年江南区养牛的人家越来越少了,农业机械化后,大家都选择把牛卖掉,而市场上牛肉的价格一年高过一年。我觉得这是个机会,我要养牛致富。”谈起创业初衷陆道应说。早年他做过很多工作,通过多年的小本经营陆道应比村里其他人早一步积攒起本钱,但是他心里一直有个梦想。
但是养牛可不是件容易事,对场地、资金和技术都有较高的要求,直到去年,陆道应才在江南区水产畜牧部门的支持下获得城区补贴120万元,开始创业。
走进陆道应的养牛场,3000多平方米的标准牛栏里,300多头肉牛秩序井然地吃着草料,公司职工仔细观察每头牛的状态,清理牛栏,忙碌不已……因为投入了大量心血,陆道应每天都在这里盯着。
陆道应算了一笔账,一头优质肉牛售价可达万元,300头肉牛陆续出栏,就是300万元,除去场地租金、管理费用、饲料成本和买牛的钱,纯收入比较可观。
生态环境养殖绿色肉牛
据介绍,这个模式就是利用林下种植牧草,用牧草养牛,牛粪采取干清粪方式,牛粪收集到粪房堆集15天后用来养蚯蚓,牛场按“雨污分流”要求,所产生的污水全部进入沼气池,经沼气池发酵后,沼液流入集污池,然后用沼液浇灌周边的草地和果树变废为宝,沼气池所产生的沼气用于场内的职工生活用气以及周边群众的用气,年可节约开支20多万元。
“由于基本吃牧草长大,这样的肉牛是真正的绿色产品,在市场上价格也在走高。”陆道应说。
建立林下循环产业链
陆道应养牛可不仅仅只负责养,而是建立起一套绿色循环体系,发展林下经济。在养牛场外,茂密的林下长着一畦畦比人还高的绿色植物,掰下一小节,里面汁液很多,舔一舔还很甜,这是肉牛最爱吃的牧草。“我们实施牧草(秸秆)—肉牛—沼气—蚯蚓—生物有机肥—绿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发展战略,实现了绿色低碳节能。”
完善产业链带领农户致富
看到陆道应的项目做起来了,附近不少农户和养殖户和他合作,通过“示范基地+合作社养殖小区+农户”的经营模式,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四个统一”:统一供应优良牛犊,统一养殖技术,统一养殖技术规程,统一产品质量标准,统一成品牛回收,目前签约加盟养殖肉牛户数达15户,养殖肉牛数达120多头。
不光合作农户,周边群众也受益。牛场收购周边群众的玉米秆、甘蔗叶、稻草等,不仅降低养殖成本还增加周边群众的收入,解决不少人的就业问题。现在陆道应的养牛场已被列为江南区林下优质肉牛养殖示范基地。
陆道指着牛场边的一块空地告诉记者:“这个月这里要建一个转栏的牛棚,很快一批小牛就要进厂了,要观察两个月才能让他们进总厂。下一步打算做配种繁育,这方面技术还要再找合作单位。现在卖牛都是通过南宁的牛市卖掉的,利润不高,远期在屠宰加工这块多努力,这样我们自己养的牛,屠宰加工之后进入到超市等卖场,利润会更高。我目前最远想到的是建立品牌,以后提起南宁的优质肉牛,大家想到就是我们的牛。这些现在都还是梦想,路还要一步步走。”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