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农业致富宝 >  沈阳法库县小辣椒种出了“大名堂”

沈阳法库县小辣椒种出了“大名堂”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致富宝】11月14日,记者来到有着辽北“辣椒第一村”美誉的沈阳法库县秀水河子镇长岗子村,田间地头到处是一派丰收的美好景象:蓝天白云下,成片红红的辣椒宛如一簇簇跳跃的火焰,映衬着椒农们的张张笑脸。站在自家辣椒垛儿前,村民李红月手法熟练地对辣椒进行分拣、挑选、晾晒,“今年咱家种了20亩辣椒,总产量1万多斤,要是按每斤六七块钱批发,咋说也能挣个5万多元!”

  小辣椒种出了“大名堂”

  “颜值”高、辣味香浓,让长岗子村的辣椒远近闻名。每年秋收时节,来自重庆、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经销商早早在村里“安营扎寨”,挨家挨户“抢”货源。长岗子村村委会主任马义泉告诉记者,有457户的长岗子村,受益土地合作经营,今年种了3200多亩辣椒,产量近500吨,其中三分之一远销日本、韩国等国家。

  从1998年小面积试验性种植辣椒,到如今成为辽北“辣椒第一村”,长岗子村村民依靠“小辣椒”开辟了一条“致富路”,每年仅靠种植辣椒一项就获纯利500万元。不仅如此,长岗子村在辽宁省还率先成立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151户农民将自家承包的922亩土地集中到合作社,统一打理,实行规模化经营,“农民”摇身一变成了“土地股民”,种植有了保障,年终给分红,真正实现旱涝保收。

  “套种”豇豆让收入翻倍

  “我们长岗子村的辣椒为啥年年大丰收?咱有秘诀啊!”马义泉笑着说。原来,根据辣椒的生长习性,长岗子村椒农研发了“套种”豇豆的新型种植方法,“辣椒种植不能过密。通风好,长势才喜人。村民发现,辣椒与豇豆间隔2、3亩地交替种植,解决了辣椒通风问题,豇豆产量也高。”椒农孙秀菊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我家的20亩地,豇豆纯利4万多元,比单纯种植辣椒收入翻倍。”

  不只是“套种”豇豆,说起种植辣椒,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笈”,用马义泉的话说,“我们的椒农各个都能当技术员。”采用科学方法种植,离不开省农科院专家的亲临指导,“何时驱虫、何时除草,何时种植新品种,专家和农技人员手把手指导,把课堂搬进了庄稼地。”今年,长岗子村新种植辣椒品种“九头鹰”、“红太阳”又喜获大丰收。

  冷库保鲜让辣椒“保值”

  过去种植辣椒,椒农“靠天吃饭”,市场行情随着产量多少而起伏不定。怎么能让椒农辛苦劳作一年的辣椒收益“保值”?长岗子村椒农想到了好办法。

  在椒农李红月家,记者见到了辣椒保值的“利器”——由三间平房改造后建成的冷库。“辣椒贮存期短,尤其不能过夏,易发霉变味。但是冷藏保存,辣椒的色泽、口感如初,存放2年拿出来都和当年产的新辣椒一个样。”

  冷藏辣椒,规避市场行情波动的风险,渐成长岗子村椒农的“新时尚”。不过,修建冷库动辄几十万元的投入,对小户椒农来讲,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部分椒农,长岗子村采取“企业+合作社+专家”模式,以市场为导向,打通产品销售渠道,与沈阳新东盛、山东武城辣椒购销中心签订购销合同,将产品远销到海外市场,切实解决椒农的后顾之忧,让“小辣椒”变成“钱串串”。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shenjia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