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小农菌语:《一周热点》,每周一为您盘点农业圈里发生的大事、小事、趣事。本期,小农菌将为您盘点12月第四周(2015年12月28日—2016年1月3日)的农业热点事件:种业界大事、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农产品滞销、2016生鲜乳价格、140斤太岁……哪些关键词是您关心的呢?不要错过,继续往下看哦!
1、2015年种业界的十大事件
新《种子法》正式颁布出台,现代种业发展写入“十三五”规划,国家南繁基地规划出台……2015年种业每一个大事件,都凝聚着种业人为实现民族“种业强国梦”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
2、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小试牛刀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价格是调节农产品供求最有效的方式。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已是当务之急。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在市场价格过高时补贴低收入者,在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按差价补贴生产者,切实保证农民的利益。”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决定论”后,2015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快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在农产品领域,要“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农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决定”。11月3日,官方公布的“十三五”规划建议稿提到“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
自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实施以来,这项将影响未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农民切身利益和国家粮食安全的工作无疑引起了政府、相关产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在实践中如何执行?在实际操作中又会出现什么问题?改革试点能否推广到全国及其他主要农产品?一系列问题亟待验证。
观点: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徐志刚:毋庸置疑,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和稳定市场起到重要作用,但多年的“托市”政策干扰了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削弱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现在不论是最低收购价,还是临时收储政策,一定程度上,都是把价格和补贴合在一起。未来走势是“价补”分开,价格的形成机制是贴近市场,补贴注意保护农民的合理利益。
黄季焜:要慎重实施目标价格政策,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国际经验看,目标价格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反周期”或减缓市场价格风险,而我国目前的目标价格改革试点,既要完善农产品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减缓农产品市场价格风险,又要增加农民收入,还要促进农业生产,这不太现实。
秦富:未来应加快研究制定具有直接可操作性的农业投入法,推进农业扶持政策制度化、法制化,建立农业投入和补贴资金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农业投入和支持补贴的资金来源。
3、农田里滞销 超市里高价 到底问题出在哪?
现在,打开微博,或是微信的朋友圈,隔三岔五就能看到农产品滞销求助帖。农民辛苦种的瓜果蔬菜不是烂在树上,就是倒在地里,再配上照片里一副副焦急的面孔,让人心里着实是替农民们着急、难受。
“卖难”的病根在于市场信息不对称:产地和销地隔离,由于信息不准确,农民难以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调整种植结构。而打破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正是互联网的优势所在。如果仅仅把微博微信转发当成化解滞销的办法,显然是不够的。将互联网技术和农民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对接,才是破解农产品“卖难”之道。
除此之外,互联网解决农产品“卖难”,不能忽视农民的作用。农民是农业生产的直接参与者,也应该成为“互联网+农业”的参与者和创新者。解农民所难,想农民所想,才是农业互联网企业创新的灵感来源。
4、河南7旬老人网上做生意:倒卖农货走遍全国
很多老人到了退休年龄,都希望在家陪伴子孙、颐养天年。不过,68岁的河南卢氏县官坡镇竹园村村民孙宝财,却一直在全国奔波农货生意。尤其是今年,他还学会了把买卖搬上了互联网,做起他熟悉的农产品生意,生意越做越大。
5、重霾之下:全国各地为秸秆“找出路”
这些年,雾霾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有媒体报道称,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除了气象原因外,各周边地区农田燃烧秸秆也是主要原因。焚烧秸秆确实对空气的影响非常大,每年的夏秋季节都会面临一定的考验。
事实上,秸秆综合利用前景广阔,这些年,我国各地政府在秸秆开发利用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如:
天津市: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督导应对重污染天气;
沈阳市:新型锅炉省钱省力不冒烟;
长春市:秸秆栽菌、建沼池、秸秆造纸、发电;
淄博市:秸秆是良好的肥源;
江苏沛县秸秆机械化还田……
6、玉米价格跌至谷底 明年将会如何?
今年夏秋,我国大部分玉米产区风调雨顺,玉米大获丰收。然而,今年我国玉米、小麦价格下滑严重,尤其是玉米的价格,更是跌至近年来最低,结束了2008年以来的连续上涨。
7、国内生鲜乳价格2016年或现实质性反弹
今年年初,由于牛奶原奶价格低迷,且严重低于成本价,我国一些奶源地出现倾倒鲜奶、卖牛杀牛等现象。转眼已是2016年,我国奶业是否能迎来行业内的调整和转机?奶价的回升是否能够翘首以盼?
宋亮:国内生鲜乳的价格在2016年,会出现实质性的反弹,2017年应该是整个生鲜乳上涨的季节。国内的生鲜乳价格与国际价格已经接轨,因此,当国际价格上涨的时候,国内生鲜乳价格也会呈现上涨态势,但是由于国内的生鲜乳价格整体要比国际的生鲜乳价格要高,因此价格即便是出现小幅上涨,但整体涨幅空间并不是很大,在未来的一到两年里,国内、国际生鲜乳价格接轨会进一步加深,两者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对当前牧场的高成本来说,急需要养殖企业,进一步降低成本。
8、长江流域将实行4个月禁渔期制度
农业部日前发布通告,长江主要干支流和重要湖泊以及淮河干流全面推行禁渔期制度,禁渔时间延长到4个月。调整后的禁渔期制度从2016年起实施。
据农业部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江流域禁渔期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扩大了禁渔范围,将长江主要干支流和重要湖泊覆盖。调整和延长了禁渔时间,统一了长江上中下游的禁渔时间,并从3个月延长到4个月,使禁渔期能涵盖长江流域大部分水生生物的主要产卵繁殖期。具体禁渔期为每年3月1日0时至6月30日24时等。
9、澳洲拦截60吨运往中国奶粉
据报道,澳大利亚在墨尔本截获并扣押了60吨准备运往中国的婴儿配方奶粉和奶制品,但并未透露拦截和没收的原因。相关发言人说,目前对这批货物是否涉嫌违规出口的调查仍在继续,“农业部的职责是确保出口货物符合出口法、符合外国政府的相关要求,确保出口货物安全并且被准确描述”。
又据当地媒体报道,一些地下奶粉代购非常活跃。因为大量的中国需求,造成澳大利亚当地,尤其是华人聚集的地区出现奶粉货源紧张。
10、农民获140斤太岁 一斤一万 已赚60万元
2015年3月,辽宁东港市长安镇村民王成德在山上意外获得了140斤“太岁”。截至2015年12月28日,这颗140斤的“太岁”已经被售出60斤,每斤平均价格为一万元。“太岁”又称肉灵芝,是古人认为的长生不老仙药。现代科学家认为太岁是由粘菌、细菌和真菌三类菌构成的一种稀有的聚合体,而关于“太岁”的存在、作用和药效,在生物界始终有争议。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