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以前中国人过年很讲究:“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但随着时代变迁,很多年俗已经成了儿时的记忆。你们还记得哪些年俗呢?对年俗的文化又了解多少?南北方的年俗有多大差别?如果还觉得有些为难,小农菌就带大家来认一认我们的年俗。
一般来说,大江南北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差不多,全家团圆,人们吃各种丰盛的饭菜、张灯结彩,燃放鞭炮,并互相祝福。虽说南北方有地域、文化等的差异,但是有些习俗是共同的:
办年货
中国人过年前都会购买大量的“年货”,春联,福字,新衣服,以及过年期间的食品。办年货是过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与过去相比,现在的人办年货的方式更加现代化了,或通过网络购买,或到各种年货展现场“一站式”购买。
拜年
拜年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
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时值今日,“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吃年夜饭
中国人自有“年”的概念起,便有了年夜饭。古时的年夜饭来源于古代年终祭祀仪礼。中国人的年夜饭讲究团圆,且吃前要祭拜,需先向逝去的先人、亲人招呼,请回用餐后,全家才可享用。年夜饭上的菜品、菜式也很有讲究,必须有鱼,寓意年年有余。而在除夕夜期间,全家一起看春晚、静候零点钟声的响起,俨然已经成为现代中国人过年的新民俗。
贴春联、贴福或门画
在我国的年俗中,必不可少的则是贴在家中的对联、年画或窗花。最早的春联不是写在纸上,据说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
据《淮南子》上记载,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而门画的由来,人们流传最广的说法是: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
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给压岁钱
晚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时,长辈通常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的祝福。
燃放爆竹
据载,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据南梁人宗懔撰写的《荆梦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从辟山妖恶鬼。”古时放爆竹,是用竹子放进火内燃烧,由于竹内空气受热膨胀,便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避邪驱鬼,祈盼来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后,发时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过年时,燃放爆竹在旧时是为了驱邪,尤其是驱赶“年”这个怪兽,而在现代社会,过年放个炮仗更多的除旧迎新讨个吉利。现在为了安全起见,很多城市已经明令禁止燃放和销售爆竹了,农村地区则相对宽松。小农菌在这里提醒大家,放鞭炮时一定要注意身边人及周围环境的安全哦。
除了一些共同习俗之外,由于南北方地貌、文化传统等不同,年俗上也有一些差异存在。
南北过年吃什么?
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
南方除夕一般是吃汤圆和年糕。元宵又叫“汤圆”、“团子”、“圆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
这些地区的年俗你都知道吗?
在北京:新正节日期间有特殊的庙会和贸易、游乐场地。
在上海:十五元宵,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出外观灯。城隍庙及西园又是一个活动的中心点。
在天津:天津人称正月初五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以示正在剁"小人"。
在广西:桂西一些地区,世代流传的舞鸡、舞春牛活动,增添了春节的喜庆气氛。
在山东:春节期间,崂山村村镇镇扭秧歌、跑旱船、舞龙灯、踩高跷……热闹非凡。
在广东:潮汕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神明”上天“述职”之时。
在东北:为珍惜已逝的岁月,男女老少都要彻夜不眠,进行不同的娱乐活动,谓之“守岁”。
在福建:厦门在正月初一,黎明开门,梵香燃爆,曰"开正"。晨起祭祀祖先,是日,粪土不倾户外。
在陕西: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打醋炭,就是在铁勺上放一块烧红的煤炭,再浇上醋。
在湖南:在湘潭舞龙灯先要"接龙",即挨家挨户发请帖,凡是接了请帖的人家就依次进屋去舞龙灯表示祝贺。
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北方,春节的习俗不尽相同,但大家都是为了在新的一年,有个好兆头,希望新的一年家庭和美,家人健康,有个幸福吉祥的新年!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