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互联网 阅读数:
大豆的产量与品质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同时也受施肥量、施肥时期、施肥方法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大豆品种的不断更新,大豆产量也有新的要求,但由于生产上一味依赖新品种而对大豆施肥技术及施肥量认识不足,致使大豆产量不能得到更大的提高。为了明确施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进行不同施肥种类与数量的试验能够为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大豆的营养特性,进行合理施肥,创造良好的土壤水肥条件,是实现大豆高产的技术关键。
一、大豆的营养特性
大豆生长期可分为生育前期、中期和后期。在前期大豆养分分配的中心是根、生长点和根瘤,即地上部分植株,尤其是叶片积累的光合产物主要用于根、生长点、殖生长,除部分养分运到根、茎、叶外,大部分养分运送到花和菜中,生育后期的结荚鼓粒期,养分全部运往豆荚中去。从大豆的这些养分分配规律看,大豆应具有以下的营养特性]:
1.养分需求量大。大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形成这些物质需要大量的氮、磷、钾和其他营养元素。大豆中的蛋白质和脂肪较禾谷类作物分别高3~4倍和4~8倍,生产相同数量的大豆子粒比禾谷类作物需要的氮、磷、钾多4~5倍。
2.固氮作用和氮的供应。由于大豆本身含有较多的氮,又具有固氮作用,所以与禾本科作物相比,大豆对氮的需求具有明显的特点。大豆的氮素有两个来源,即根瘤菌所固定的氮和根系从土壤中所吸收的氮。由于大豆氮素供应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对大豆应当有不同于其他作物的施肥方法。研究表明,大量施用氮肥,大豆增产不显着,有时甚至施肥不增产。
3.矿质元素的积累与分配。大豆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积累和分配与禾谷类作物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大豆有一个较长时间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共进阶段,此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相互竞争养分。所以大豆全生育期都需要有充足的养分供应。
二、大豆施肥配比分析
不同施肥种类和施肥水平对大豆的产量及品质影响不同,氮肥对大豆的蛋白影响较明显,较高的施氮水平有利于蛋白质含量的提高,磷肥对大豆脂肪的影响较大,但是无论哪种肥料,都有一个*的施用量,而且是和其它肥料搭配使用的综合作用,不是某种肥料的单一作用,因此要平衡施肥、因时、因地、因生产目的(生产高油品种或高蛋白品种)施肥。
1.大豆氮肥
在一定量范围内,大豆植株氮的积累量及大豆籽粒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适量氮肥由于促进大豆生长,增强光合作用,还有利提高共生固氮率,提高土壤氮和其他元素的利用率。氮肥对大豆营养品质的影响,因土壤肥力、施肥配比及大豆品种而有不同表现。氮肥对大豆籽粒脂肪酸、氨基酸组成有一定影响,因而影响大豆的品质。氮肥的增产效果与土壤肥力水平、大豆品种特性密切相关,故在大豆生产中应根据大豆品种对氮肥的反应特点进行施氮。
2.大豆磷肥
全国大豆产区多年的试验结果,东北春大豆、黄淮地区的春、夏大豆以及南方的春、夏、秋大豆施磷肥均有较好增产效果,可增产10%-50%,在全国主要产区,特别是黄淮地区,大豆施磷的增产最显着。大豆施用磷矿粉对后几季作物有显着作用。充分利用各地的磷矿资源,在酸性或微酸性土壤上施用磷矿粉,是增产大豆培肥土壤的一项经济有效措施。据在东北及黄淮地区的试验结果,施磷增加结瘤,促进共生固氮,一般施磷肥每公顷可以增加33kg 的固氮量。在河南、湖北的磷肥试验结果,施磷可以提高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
3.大豆钾肥
钾对大豆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我国各地缺钾现象常有发生。大豆缺钾症状在不同生育阶段表现出不同特征,主要是黄化叶片出现部位不同、颜色变化不同,但都是叶片小、植株长势弱。施钾可以防止黄化症状出现,已出现黄花症状的施钾可以得到纠正。盆栽及田间试验结果,施钾肥的叶片显着增大,叶色变绿,功能期延长,植株干重、粒重明显增加。缺钾土壤施钾肥促进根系发育和结瘤,提高共生固氮率,加强开花结荚期的氮素营养。全国各地均有大豆施钾,特别是钾与磷、氮配合施用的增产结果显着。施钾提高大豆种子脂肪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提高棕榈酸含量。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