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现代商业 阅读数:
我国是世界上*的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可长期以来主要追求的是数量增长,对动物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重视不够。虽然兽药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被广泛应用于畜禽疾病防治,促进畜禽的健康与生长,但是在生产实践中,由于滥用、误用兽药,导致药物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还相当严重,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同时也成为今后制约和影响我国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畜禽产品中的药物残留超标而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兽药残留对畜牧业的危害
(一)影响畜产品的市场消费
畜产品质量安全与人们身体健康息息相关。我们如果长期食用因兽药残留超标而污染的畜产品会导致如下危害:
1、三致作用(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即药物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可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造成对人类的潜在危害,当人们长期食用含“三致”作用药物残留的动物产品后,这些残留便会在人体中蓄积,达到一定剂量后最终产生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
2、急慢性中毒。近年来,一些企业或不法分子为追求经济效益,在畜禽饲料中大量添加违禁兽药,造成动物产品中药物残留严重超标,而这些动物产品就成为了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如,近年来的三聚氰胺、瘦肉精事件等。
3、过敏反应。某些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磺胺类药等抗生素)通过动物产品的残留进入人体,使部分人产生过敏反应。
4、促进性早熟。如果动物产品中含有过多的激素残留,特别是性激素会导致儿童和青少年的性成熟提前,对其生长发育极为不利。
5、耐药性问题。人们长期食用含有抗生素残留的畜产品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抗生素在畜产品中的大量残留不仅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和风味,也被认为是动物细菌耐药性向人类传递的重要途径。因此,受兽药残留污染的畜产品对人体的危害非常严重。一旦发生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必将会给畜产品市场带来最直接的负面影响,降低消费者对畜产品的消费信心,影响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二)影响畜产品外贸出口
当前畜产品安全问题远远超出了传统的食品卫生安全的范围,已经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整个食物链的管理与保护问题。因此,各国政府对畜产品进口要求非常严格,尤其对药物的残留超标问题。我国兽药及有害化学物质残留的检测方法还不够完善或不够先进。监控力量不足,管理不严、用药不规范、一些饲料生产厂家和养殖户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使用违禁药物或添加剂等。这都成为我国畜产品安全潜在的隐患。药残超标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之一。
(三)影响畜牧业健康发展
近些年来,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加强,而且很多细菌已由单药耐药发展到多重耐药。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实际上等于持续低剂量用药。动物机体长期与药物接触,造成耐药菌不断增多,耐药性也不断增强。而且,如果长期使用抗生素易造成畜禽机体免疫力下降,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此外,耐药菌株的增加,使有效控制细菌疫病变得越来越困难。长期滥用药物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二、应对措施
(一)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营造遵纪守法氛围。让生产者、消费者充分认识到畜产品药物残留对人体的危害,增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制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心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加大执法及监管力度。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不定期对兽药生产厂家、经营户及养殖场的生产、销售、用药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规范养殖场科学合理使用兽药,严格遵守兽药的使用对象、使用期限、使用剂量以及休药期等。严格动物卫生监督审批生产、经营资格,对不具备条件的一律不予发证。严格兽药审批制度,禁止生产和使用农业部规定以外的兽药,假冒伪劣和违禁兽药、药物添加剂。对违法者给予严厉打击,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要从重从严查处。
(三)加大对研究开发低、无残留兽药的投入。开发和推广使用绿色无药物残留、无抗药性和不污染环境的安全高效药物及饲料添加剂。
(四)加强兽药残留的检测,完善药残监控体系。为加强兽药残留的检测,必须建立完善检测网络,提高各检测机构人员的素质,准确无误地掌握兽药和畜产品的产量及质量状况,为执法部门、消费者和行业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建立健全畜产品信息可追溯制度。畜牧信息档案必须反映动物进圈、兽药和饲料使用情况,休药期、出栏、屠宰、检疫检验等原始数据,一旦出现问题畜禽及产品,可追溯查源并追究有关责任。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动物性食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动物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也越来越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兽药残留不但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不利于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在畜牧生产中规范用药,同时建立起一套药物残留监控体系,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药物残留的发生。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