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农业博物馆 >  追寻历史演变中的渔具—扳罾(图)

追寻历史演变中的渔具—扳罾(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博物馆】唐《初学记》中有一段关于罾的定义最为精确:“罾者,树四木而张网于水,车挽之上下”。《三才图会》记载:“罾,亦网也,不知何易名为罾,二制俱相似,惟坐罾稍大,谓之坐者,以其定于一处也。”

  罾(注:音zeng),是古代常见的捕鱼器具,有提罾、坐罾、扳罾等名目。

  罾以网片缒在机括下,出入水面。简单的罾,以渔网、麻绳、竹棍、木板等制成,体积较大的罾甚至配有复杂的杠杆机械,可随时将网提出水面,从而获鱼。据《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陈胜起义时,陈胜就暗中派人把写有“陈胜王”3个字的布帛“置人所罾鱼腹中”,伪造声势。从这个故事中可看出,罾在秦末已经是普及度很高的民间常用渔网。到明清时,罾的提线及机括设计更加精巧复杂,用上了杠杆、辘轳等简单机械来起罾。虽然制作工艺不断改进,但历代制罾原理都是一致的。

  因操作省力,制作简单,故罾在我国分布较广。江河湖海,以及溪流之侧,均可见到罾的支架。在浙江省玉环县漩门三期斗闸口,当地渔民把纱网或棉纱布绑在“十”字形竹棍或木棍上制成扳罾。网片成正四方形,四角用竹竿撑起,中间坠上砖块等重物,敷设在海底,约十几分钟将竹竿拉起来一次,巨罾出水时,水声喧哗,仿佛一股忽然跌落的瀑布。

  《楚辞 九歌》里,就有“扳罾何为兮,木上作渔网”的记载。相信在屈原的年代,扳罾这种捕鱼工具,已经被先民广泛运用了。

  扳罾的结构如此简单,功能如此实用,以至于从屈原的年代到现在,2000多年,人世间早已几番沧海桑田,而扳罾却几乎以本来的面目保存下来了,成为中国农渔业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

  原始的捕鱼工具走到今天,实用功能早已弱化,留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对历史文化的回忆、回望和回味。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lhq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