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三农人物 >  “能人”付忠文的转型路

“能人”付忠文的转型路

畜牧家禽网  来源:聚农网 阅读数:

  近日,新场镇尖坡村钟寨村民组的付忠文异常忙碌。早上天刚刚亮,他就和女儿女婿忙着舀蜜,一直要到下午4点才能稍微歇一会。

  从种粮到植梨,再到养殖蜂蜜……在尖坡村,提起付忠文的名字,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大拇指。这名村民口中的“能人”已经62岁,依然在为自己和乡亲们的增收致富忙碌着。

  时间追溯至1984年,当时尖坡村被选为发展种植梨子的试验基地,30来岁的付忠文积极响应参与,一口气就种了27亩梨树,并且积极向农科所专家学习种植管护技术。几年后,他的梨园获得丰收,经济效益显著。

  看到付忠文的成功,那些持观望态度和抱怀疑态度的村民也行动起来,跟着付忠文种起了梨子。不到十年,尖坡村种植梨树的面积就达到了万亩,付忠文和村民们由此走上了脱贫增收的快车道,尖坡梨子也打响了品牌,远近闻名。而付忠文也被村民们推选当了两届村委会主任。

  但是好景不长,由于尖坡村金秋梨、糖梨品种单一,再加上产量跟不上,梨子的价格开始走下坡路,付忠文和村民们经营梨园的收入逐年开始减少,种梨已经不是长久之计。如何转型成为摆在尖坡村村民面前的难题,付忠文再一次成为尖坡村的转型“带头人”。

  2008年,付忠文偶然在新添寨大龙滩发现一户人家饲养蜜蜂,便主动上前攀谈,了解到饲养蜜蜂的成本小、经济效益可观,便萌生了养蜂的念头。但苦于没有养殖技术,并没有真正着手去做。但是,种梨的效益越来越差,付忠文的50亩梨园一年只能收入4万元左右,再减去成本,根本赚不了多少钱。这让他下定决心去学习蜜蜂养殖。

  2014年,付忠文找到谷溪村一户养蜂人购买了两箱蜜蜂进行试养。饲养过程中,付忠文发现蜂蛹死亡率高,很多蛹不能成长为成蜂。他意识到是培育管理方法不对,于是四处打听贵阳周边的蜜蜂养殖场。在付忠文的几番努力下,最终得知一家蜜蜂养殖场的电话,他立马找到养殖场的老板进行请教。除了拜师学艺外,付忠文还买了养蜂的书籍和光碟进行学习。通过边学边试,付忠文摸索出一套自己的新式养蜂法。

  有了技术,付忠文的蜂蛹死亡率大大降低,当初的两箱蜜蜂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已发展到了33箱。而且,他的新式养蜂法一年可采蜜6季,普通养蜂法一年只能采蜜两季,蜂蜜产量大大增加。“运用新式养蜂法,一箱蜜蜂一年可产蜂蜜50斤,我家的这33箱蜜蜂今年预计可收入6万多元。”付忠文高兴地说。

  在付忠文看来,养蜂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养蜂成本低收益高,只要懂得养殖管理技术就行。我想先帮助一些低收入户,把养蜂技术无偿教给他们,带动他们一起来养蜜蜂,让大家一起来致富。”付忠文说。

  眼下,付忠文*发愁的就是蜂蜜的销路问题。“如果销售渠道不通,养蜂的人越多,蜂蜜产量多,生产出来了卖不出去,那就得不偿失了。”付忠文说。

  为了帮助付忠文和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新场镇利用电商提供了解决销路的方法。目前,新场镇农业服务中心已将付忠文的蜂蜜销售信息发布在贵州省农经网和本镇的农村电商平台“天天果疏汇”上面。“我们计划将蜜蜂养殖申报为精准扶贫项目,动员和支持一些低收入村民向付忠文学习养蜂技术,通过养蜂来实现增收致富。”新场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王朝刚说。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wf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