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致富宝】四川内江威远县严陵镇有一对夫妻,把打工十多年的积蓄用于回家创业,闯出了一条特色养殖的致富门路,并带领当地群众一起发家致富。
今年31岁的黄晓英,娘家在市中区凤鸣镇白腊园村,嫁到威远县严陵镇联合村后,一直和丈夫胡小勇在外地打工。他们先后到过广州、苏州、上海等地,她在鞋厂当工人,老公则搞机修。两人省吃俭用,十多年存下了40余万元辛苦钱。
随着孩子的长大,夫妻俩也觉得打工不是长久之事。“回家跟表哥学习养殖吧。”两人深思熟虑后,便把想法告诉了表哥曹小春,也立即得到表哥的同意。
回到家乡的黄晓英夫妇,把全部积蓄用于修建养鸡场、渔塘等。
黄晓英夫妇除了养土鸡,还养价值较高的乌骨鸡。对比在外打工10多年的日子,黄晓英坦言,回到家乡更踏实、有归属感。
黄晓英介绍,他们每年首批购进3000只鸡苗,10天后再购进一批,月存栏量近1万只。将鸡苗养成0.75公斤左右的仔鸡,便立即出售。
当地群众说,黄晓英的鸡单价约为11元。为什么不喂成年鸡呢?黄晓英说,根据鸡的生长规律,从小鸡到仔鸡,长速最快,耗时最短。如果喂成年鸡,三五个月才能见到效益,一年还只能转三四次。按她的思路,一个多月就可以转一次。
她说,每个月的毛利超过6万元,一年下来有70万元左右。去掉人工工资、原料成本等,收入超过10年的打工总和。
到了年底,黄晓英根据家家都要买鸡过年的习俗,利用最后3个月,养殖5000多只成年鸡。据了解,成年鸡价格翻倍,一只土鸡大约能卖100元。
黄晓英除了销售给本地商户,还与自贡、乐山等地的批发商联系。据了解,通过“梯级式”购进卖出,然后分批销售,直到年底留下最后一批“年货”,黄晓英被当地干部群众称为“脑瓜子最灵的致富带头人”。
据了解,除了人工、死亡消耗,以及饲料等成本外,每只鸡有8元左右的利润。
黄晓英还对鸡粪进行加工处理,然后用于养鱼,既环保又增效。
鸡粪中有部分鸡饲料、质屑、羽毛、少量的破蛋液以及未消化的饲料和没有吸收的营养成分。据测定,鸡粪干物质中粗蛋白占31%~33%,其中有一半以上是尿酸、尿素、肌酸、氨等非蛋白氮以及鸡粪本身含有的粗纤维和垫草中的大量粗纤维。所以鸡粪是养鱼的好饲料,更是鱼用配合颗粒饲料的理想原料。
据了解,一到销售旺季,黄晓英便“高薪”请乡亲们帮忙。此外,附近不少村民还“拜”黄晓英夫妇为师,搞小规模养殖,带动经济增长。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