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阅读数: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其中规定,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据媒体统计,迄今为止,已有30个省份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方案,都提出了“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是2014年7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的要求,各地这样做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长期以来,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将中国社会分割为城乡二元结构。取消农业户口,意味着打破这个分割,农村居民可以顺利地落户城镇,享受城镇居民可以获得的福利。在一些专家看来,这会使农民的福利水平大幅提高,因为城镇就业、养老、医疗、教育的水平都比农村高出一大截。现在的担忧主要是,农民会不会因此而失去土地?
取消农业户口之后,农民(以后这个词的意义将更难界定,这里指以前的农业户口人员)的福利水平未必就能显著提升。城镇的福利不是“免费的午餐”,更高的养老、医疗水平是以更高的缴费标准为前提的,现在非农户口的就业也并不比农业户口更有保障。如果农民在城镇有就业,而且愿意按高标准缴纳,也是有可能像城镇居民那样享受养老、医疗待遇的。
取消农业户口之后,城乡分割是被打破了,但户籍造成的分割依然存在,那就是外地与本地的分割,这种分割在特大城市尤为明显。根据《意见》,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会全面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会有序放开,落户大城市则还需要满足一些条件,落户特大城市更是受到严格限制。
户籍造成的分割之外,还有收入水平造成的分割,这也限制了农转非之后福利水平的提高。在这方面,最为明显的是教育。现在流行学区房的概念,就是说,在城市里,你得买得起一定价位的房子,才可能让子女享受较高水平的教育。
因此,取消农业户口并不能使农民的福利水平自然就得到提升。农民一般都在家乡有自己的土地,包括耕地和宅基地。目前,土地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尤其是对于外出务工的农民来说,并不是重要的收入来源。有人说,农民可以从土地征收中获得收入,但其实只有少数农民可以从中获得较高收益。土地对于农民来说,其重要功能在于提供保障。当他们难以找到工作时,可以返回家乡。当他们买不起城里的房子时,可以在自己的宅基地上建房子。很多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居住条件、生活水平都比较糟糕,但他们任劳任怨,原因是他们能够在家乡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户口和土地是他们与家乡联系的重要纽带(此外还有亲戚、朋友等社会关系)。如果取消农业户口之后,农民的土地也要失去,那么,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就会大大减弱,失去相当一部分保障。
农业户口比非农户口多一层保障,这使前者比后者现在更受欢迎。以前,一些地方在推动农民变市民时,实施土地换社保的措施,但农民的积极性不高,他们不愿意交出土地。在户籍制度改革中,应该避免出现农民交出土地的状况。《意见》提出,现阶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作为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这条规定应该得到切实的执行。而且,还要注意以“自愿”作为名义使农民交出土地,很多“自愿”其实是迫不得已或短视的行为。
取消农业户口之后,农民如何保有土地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问题。他们与城镇居民一样了,为什么还能保有土地呢?土地承包到期之后、宅基地重新分配之时,他们依据什么再获得土地呢?这些问题都应该有相应的答案,以保障农业户口取消之后,农民的保障水平不降低。他们没有农业户口之外,集体经济组织可能是他们与家乡联系的重要纽带,他们可以仍然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以这样的身份保有土地。《意见》提出,要探索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办法。
市民身份不如农民身份那样有吸引力,其实也反映了城镇居民的安全感、保障水平、福利水平还有待提高。如何加强对城镇居民的保障,也是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需要应对的一个问题。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