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农业博物馆 >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思想的启示(图)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思想的启示(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博物馆】我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在悠久的农业发展史中,我们的祖先提出了丰富的农业经济思想。本文试分析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思想的几个特点,并谈谈其对于我们今人的启示。

  ■几个特点

  1、重视民生,以农为本。

  从春秋战国至鸦片战争这段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我国古代的贤明之士和开明君主都强调和抓好垦荒开荒、减轻田赋捐税、简政息兵、兴修水利等农业工作。重视民生,以农为本。

  2、提倡节约,反对奢靡。

  我国历来是一个农业大国。由于农业科技落后,水利不配套,粮食生产基本上是靠天下雨进行。极低的生产力水平,只能是极低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开明的统治者和贤明的人士,从国家长治久安和维护封建统治及其利益出发,都极力提倡节约,反对奢靡浪费。

  3、重农轻工,兴农抑商。

  在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思想中,重农轻工,兴农抑商是很突出的。当农业生产发展不顺利,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不好解决时,为政者往往片面地认为这是工商业的发展所导致的结果。强调农业政策的稳定,不要朝令夕改,以取信于民;提倡从有余的人那里取得多余的粮食,来供给朝廷的需要,以减轻贫农的赋税,即所谓损有余而补不足;帮助老百姓开辟获得物质财富的途径,充分发挥老百娃的潜力等。

  ■几点启示

  1、以农为基础,提高生产率

  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及其经济活动和文化、政治活动的基础。

  我国的农业生产自古以来一直都是小生产的农业,实行的是刀耕火种的粗放耕作。新中国成立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三十年里,我国的农业生产状况基本上也是历史上的这种反复。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率。我们要提高农村教育工作水平,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办好农业中学,农民学校,不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要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搞好农村道路和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要逐步实现由粗放型的耕作经营向集约型的耕作经营转变。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率使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2、工农商各业要协调发展

  我们要借鉴我国古代几千年根深蒂固的“重农桑,抑工商”的农业经济思想的得和失,不要片面地只就农业问题论农业问题,不要只就抓农业而抓农业,而应要跳出农业问题来看农业的发展问题。我们要懂得,工农商各业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依赖的。因此,在强调和抓好以农业为基础的同时,我们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地抓好工农商各业的协调发展。这样经过一定程度的发展,随着积累的增加,综合国力的增强,就可以做到同时逐步地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工农商等各业的协调发展。

  3、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

  使资源、环境、生态与经济社会相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正在全世界实施的战略。回顾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我国早就出现了资源、生态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了。特别是人口的增长速度过快和生态环境压力早已成为我国突出的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的角度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本身就是发展。因此,我们要采取措施限制白酒的生产。要改变比富、斗富、摆阔、奢华,大吃大喝等不健康的消费心态和行为。我们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4、必须搞好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是现代文明的标志。但是,根据我国的国情,把我国大量的农村人口转移入大中城市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必须抓好城乡一体化的工作。村镇建设一定要依法搞好规划,各级各届政府要领导人民群众逐步实施好城镇建设规划和乡村建设规划。经过上下艰苦的努力和扎实的工作,把广大农村建成以中等城市为骨干,以星罗棋布的小城镇为网点的城市圩镇群落,使村镇变成既有现代城市的文明气息,又有田园风光,城市与乡村联成一体,互为依托,相得益彰。这样不仅可以吸纳安排大量的农村人口,保护好自然环境,而且使广大农民逐步步入现代城市文明社会,进而又带动我国广大农村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5、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农业经济思想基本上是封闭的。当今社会是全方位开放的社会。因此,在借鉴我国古代农业经济思想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认真学习和研究国外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wf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