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行情深一度】临储收购政策取消,注定成为我国玉米市场化道路上里程碑式的“一笔”,在前有大豆、棉花等品种试水后,2016年,玉米临储收购政策确定取消,曾经市场*的“贸易商”不收了,怎么办?市场会变成什么样子?不管能不能适应,市场格局之变已经悄然到来。
产量之变——新季玉米减产了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6/2017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21950万吨,同比减少508万吨,这也是我国玉米产量连增11年后的首度下降。玉米市场化第一年配合产量下降,市场前景显得更为复杂,虽然减产利好价格走势,但在庞大的陈粮库存背景下,减产对市场行情的影响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减产会否真正作用于价格波动仍需后续关注。
供需格局之变——东北PK华北
近几年,在临储收购大幅推升东北玉米价格、东北产地粮源大量流向临储的情况下,东北产区的“大粮仓”地位有所撼动,华北地区的“主产区”作用逐渐凸显,华北玉米大举南下,华北粮源在南方销区所占份额持续攀升。而在过去两年,华北粮不仅“南下”,在东北粮价高企的刺激下,华北粮更是“北上”出关倒流东北。
与此同时,西部市场的独立性愈加明显,西北新疆等地产量逐年上升,成为西南四川等销区市场的主要粮源供应地。今年东北临储收购取消,东北玉米价格大幅下跌,恰巧华北玉米质量下降,目前来看,价格不贵而质量更优的东北玉米更受南方采购主体的青睐,华北玉米在南方市场受到冷落。
消费之变——深加工需求上升
近年来受行业产能过剩及整体经济环境低迷、市场供大于求等因素影响,国内玉米深加工行业一直处于开工不足、需求低迷状态。为了刺激玉米消费,今年国家积极出台政策鼓励玉米深加工企业生产,东北“三省一区”均对深加工企业给予加工补贴,目前东北地区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已接近饱和状态。
而今年在国家大力倡导玉米深加工转化的背景下,各地更有新增产能300万吨左右(不完全统计)。此外,受国内玉米价格下跌、进口DDGS“双反”等因素影响,进口替代品需求更多转向国内,带动国内玉米深加工消费上升。
物流之变——发运难问题凸显
今年新季玉米购销期“凑巧”遭遇物流方面严查超载,公路、铁运、海运运输费用大幅上涨,加之受到季节性煤炭运输挤压,产区玉米外运难问题尤为凸显,且运输成本大幅上涨。截至目前,产销区玉米流通仍受到物流严重制约,后期物流问题能否有效改善仍将是直接影响玉米购销及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
今年作为玉米市场化的第一年,诸多因素较传统市场发生改变,如何应对这些改变,是摆在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面前不可回避的问题。从市场价格波动角度来看,正是变量的出现才可能促成新的机会出现,但面对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理清矛盾、抓住阶段性重点才能将挑战转化为机遇。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