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致富宝】初春时节,在位于乌当区的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内,一大片郁金香的五彩花海蔚为壮观,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而在这花海之中,还有着不少忙碌的身影。羊昌村村民邓锡芬就是其中之一。
早在2013年,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迁至羊昌镇,依托园区、电商平台和龙头企业,拓展精品农业、特色农业的发展规模,并以引资、入股等方式发挥村集体土地、林地、水域和闲置资产的增收作用,经济效益显著,附近村民的生活也开始发生变化。
邓锡芬就在家门口上起了班。“以前,村里的大多数人要么出门打工,要么种种包谷,守着庄稼地靠天吃饭。而现在,也不用出远门,就在家门口上班,工作也不怎么累,一个月能有近2000元的收入,比以前好太多了。”
随着业态的不断丰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园区。
近段时间,贵州馨木青禾花卉园艺有限公司正在园区内培育花种。在该公司的生产基地内,一批工人们正忙于把培好的泥土装进花盆,为下一步培育花苗作准备。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现场一派繁忙的生产场景。
“我们公司在园区建立花卉生产基地后,基地里的工人都是来自附近的村民。”贵州馨木青禾花卉园艺有限公司负责人周亮说,“我们在当地雇了四十多人,他们都是负责各种花草的生产,人均月工资达到三千元以上。”
来自平坝村的村民李陇经已经在这里上班近三个月了。“以前,在家就是种庄稼、喂猪,一年下来只能赚两三千块钱。而现在,在园区里有了固定工作,每天工作八小时,也相对比较轻松,每个月还有两千块工资,现在一个月的工资就跟以前一年的收入一样多。”说起现在的工作,李陇经难掩喜悦。
在这家花卉公司里,除了解决像李陇经这样低收入群体的就业脱贫问题,公司也吸纳了一部分返乡就业的村民,甲岗村的陆松就是其中之一。在去年八月份以前,陆松一直在外打工十余年,后来,听说村里有公司在招工,他便毅然回到家乡就业。
“现在,在园区上班离家近,方便照顾家人,待遇也比在外面打工要好很多,所以会选择在这边。”甲岗村村民陆松说。
据了解,自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搬迁到羊昌镇后,目前,已有34家企业入驻园区核心区,其中从事花卉生产销售的有15家,从事花卉销售的10家,从事餐饮的9家,总用工需求约250人,其中本地村民达200人。而仅仅去年第二届贵阳农业嘉年华期间,就带动当地村民就业1500余人次……“花”的产业链不断延长,“花”的产业业态不断丰富,“花画小镇”的品牌不断响亮,将带动更多低收入群体增收致富,走上小康路。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