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博物馆】自我国开启农耕时代,耕牛就成了农业劳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其他动物所不能取代的,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朝廷、官府都对着耕牛有着或多或少的保护政策,正如西汉儒学经典《礼记·王制》所著:“诸侯无故不杀牛”,在汉朝建立之初,文景之治以来主导的休养生息政策,耕牛就成了农业恢复的保证,在汉代无视法规屠宰了一头耕牛,那么相应的也会被处以死刑。
在文化兴盛、农耕发达的唐代,对于耕牛的保护也是相当出色的。唐玄宗曾言:“牛之为畜,人实有赖,既功施播种,亦力被车舆。自此余牲,尤可矜怜”,唐宣宗则下诏禁止杀牛,由此可见,当时统治阶层对于耕牛的重视程度。而当时的民众对于耕牛的认识也十分深刻,他们知道耕牛对于他的农作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同时唐代的诗人也常常对于耕牛有不少正面描写。当时的唐人对于那些屠牛的人常常恨之入骨,而对于年迈死亡的牛则产生怜悯之情,所以当时的律法对于因屠牛入罪者是不在大赦之列的。唐代的庙堂之上对于耕牛的法令不断颁布,唐高祖、唐玄宗、唐宣宗等都曾特意下诏禁止屠牛,减少祭祀牲口的屠宰,鼓励民众养牛等。
唐代之后的历朝历代虽然也对牛有着天然的保护诏令,但其严苛程度再也没有达到汉唐时期,这从侧面也显示了农耕文明的发展,而到了建国后,我国也曾一度对于耕牛进行保护,以便农业恢复。时至今日,虽然机械取代了大部分的人力耕种,但耕牛依然在我国部分地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农民进行农耕时的重要伙伴。
所以为了这几千年任劳任怨的老牛,也要对耕牛好一些。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