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农业行情深一度 >  想不到这竟然是猪价下跌的真相

想不到这竟然是猪价下跌的真相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行情深一度去年5月初时,全国生猪价格正处于近几年的最高点---21元/公斤。

  虽然从农业部定期公布的400个监测县生猪存栏信息来看,今年1、2、3月份全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仍然在减少。但目前全国活猪平均价格只有14.5元/公斤。

  比去年整整下降了6.5元/公斤,按照生猪出栏体重120公斤来算,一头猪整整少卖780块钱!对于养猪业来说这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按理说现在市场上的猪并不比去年同期多,猪价为何差别这么大呢?

  农业部统计的数据不准?

  有很多养猪人认为农业部的数据与猪价在“打架”,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有质疑。

  据了解,农业部先发布的数据采集样本包含了全国400个生产监测县(4000个村,10000个规模猪场),500个价格监测县,150个万头猪场。众所周知,国内生猪生产呈低组织化、自由市场、大量主体特点,以统计量来看,国内再也没有比这更具有代表性及更权威的统计数据。

  判断猪价主要从供应与需求双方关系着手,再结合市场背景。生猪存栏数据并不代表供给侧的全部。

  生猪存栏减少并不等于肉少

  在最近一次猪业峰会上,农业部畜牧业司监测处副处长张富对上述“矛盾现象”给予了提示。张副处长主要从事畜牧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工作,承担全国畜牧业生产总体形势研判、畜牧业生产和市场监测体系建设、畜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研究和产业转型升级跟踪分析等工作。

  张副处长介绍,1-4月国内生猪存栏下降1.7,但出栏活重增加2.8,所以国内生产的猪肉量只增不减。

  国家统计局数据可以印证这一点,2017年一季度,全国猪肉产量1468万吨,同比增长0.2。

  笔者查阅公开资料发现,2015年温氏商品猪出栏体重集中在109-114公斤,2016年出栏体重上升到110-117公斤,而今年4月,出栏均重已经达到121.59公斤,比去年同期就头均增重5.49公斤,增幅达到4.73。

  行业“一哥”尚且如此,更别说仍占有猪业半壁江山的“小散们”----行情上涨时推迟出栏养“牛猪”,行情下跌仍然可以再压一压。

  猪越养越大,所以说猪少并不等于肉少。

  能繁母猪少也不等于生仔少

  再一方面,虽然从统计数据上看,能繁母猪存栏在3月份时的确下降一点,但随着养殖结构向技术先进的大企业靠拢,尤其前10养猪企业规模2020年将翻倍,全国平均生产成绩尤其是PSY方面以每年1头的水平快速提高。这种产能增加是巨大的,PSY若从16变成17,相当于多提供了6.25。

  农业部数据显示3月份能繁母猪同比减少1.6。所以说市场上仔猪供给同比还增加很多。这一点在仔猪价格上已得到反映。近日农业发布的全国500个集贸市场的定点监测显示,全国仔猪平均价格42.22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1.7,比去年同期下降13.7。

  进口猪肉影响几何?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供应来源就是进口。

  去年国内共进口猪肉162万吨,大幅刷新进口记录。可今年1-4月在去年历史新高的基础上,进口冻肉进口同比再增21,猪杂碎增加17.9。

  目前进口猪肉约占全国猪肉总消费的2.3,影响到底有多大呢?这得分情况看。

  在去年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连月大幅度下降而不见回转迹象,全国猪肉缺口较严重的背景下,进口一些猪肉并不会对猪价造成太大冲击。

  但今年情况大不相同,随着从去年开始的南猪北移、大企业不断扩张形成的产能陆续释放。供应已从趋紧逐渐过渡到平衡状态。在国内供应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国内外肉价相差将近一倍的情况下,进口的冲击就不容小觑了。

  猪肉供给增加,那需求端呢?

  需求方面,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好于去年,目前全国毛鸡价格、鸡蛋价格、牛羊价格同比大幅下降,CPI涨幅连续两个月低于1。当前实体经济增速有温和放缓之势。根据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季度模型预测,2017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我国GDP增长率呈现稳中微降,呈“L型”发展趋势。

  结论

  可以较为肯定的说,目前猪价上涨拐点已过,正在进入缓慢下行通道。去年5月暴利行情并不是养猪常态。猪价当前仍属较高价位,高于前5年均值很多。鉴于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处于低位运行,养殖盈利水平仍然处于高位,比前8年平均最高值都要高。

  这种盈利能支撑多长时间?主要取决于补栏与环保之间此消彼长。

  2017年生猪价格将缓慢震荡走低,种猪市场形式将继续趋好。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xzy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