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农业专家面对面 >  这些水稻插秧小技巧你都知道吗?(图)

这些水稻插秧小技巧你都知道吗?(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央广网 阅读数:

  五月,走进南方农村的田野,你会看到井然有序的稻田里一群整齐的队伍,戴着各式各样的草帽,挽起裤脚,弯着背,在水田里“画”上排排绿色!这就是“插秧”!

  曾经,一把稻草、一顶帽子、一个小板凳,这是“拔秧三宝”!如今,插秧机成了农民的好帮手!今天小编为您整理一些插秧小技巧,看看您都注意了吗?

  插秧前秧苗管理

  当温度稳定通过12度,秧苗进入3.1-3.5叶,即将插秧,此时的管理重点是控水蹲苗壮根。在不使秧苗萎蔫的情况下,使其处于干渴状态,蹲苗、壮根,以利于移栽后发根好、返青快、分蘖早。同时,插前三带工作:

  带肥:施磷酸二铵,少量喷水使肥料粘在苗床上;

  带药:叶面喷洒药剂预防潜叶蝇。

  带生物菌肥: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移栽时有“四忌”

  1. 忌插隔夜秧。秧苗营养消耗大,抗性降低,返青慢。

  2. 忌插秧过深。1-2厘米为宜,过深低节位分蘖少,减少穗数,影响产量。插深小于1厘米,穗虽多而穗小,不抗倒伏;插深大于2厘米,穗少而不能高产。

  3. 忌插秧田水过深。水深温度低,对分蘖早发不利。大风天易出现漂苗现象。

  4. 忌插秧过早过晚。5月15日至25日为水稻高产移栽期。过早过晚都对产量有影响。

  水稻插秧要遵循的标准

  1. 花达水插秧(水深1厘米左右)后,及时放水扶苗,水深为苗高2/3,不淹苗心为好。以水护苗,以水增温促进秧苗早返青、早分蘖。

  2. 保证做到适时抢早,合理密植,保证田间基本苗数。建议插秧规格为9x4,每平方米25-33穴,每穴5-6株的生产要求,为高产做好前期准备。植株过密影响通风透光,易倒伏减产;过稀虽通风透光好,抗倒能力强,但田间穗数达不到高产要求,也影响了产量。

  3. 插秧深浅要整齐一致,不能高高低低。插秧同时安排专人补苗,确保田间苗数。

  4. 插秧时,要确定泥浆沉淀是否合乎标准。即田面用手指划沟后慢慢恢复合拢。手指划不成沟,沉淀不好,会造成淤苗现象,影响返青分蘖。手指划沟不回拢,沉淀过度,机伤秧苗严重,同样影响返青分蘖。

  插秧机田间作业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插秧机作业的顺利进行,延长插秧机的使用寿命,插秧机田间作业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必要的规则说明,注意事项如下:

  1. 作业前仔细检查插秧机各手柄功能是否正常。

  2. 检查发电机机油、插植臂黄油量、载秧台上下导轨黄油。

  3. 用秧规检查抓取秧量是否一致。

  4. 第一次装秧苗应把载秧台移至最左或最右端。

  5. 除插秧时间外,载秧台浮船不得与地面接触,以免浮船及支架变形。

  6. 作业时将发动机、油门手柄置于作业位置。

  7. 作业时插秧机应与田埂边保持一定距离,防止导轨碰撞变形。

  8. 插秧4-5米,要停车确认株距、插植深浅、取秧量是否正常。

  9. 插秧机进出田块应与田埂保持垂直,且应保持低速行驶。

  10. 过田埂时不得插秧,必须将载秧台升起后通过,否则会造成载秧台浮船及支架损坏。

  11. 插秧机装满秧苗时,起步转弯需低速。

  12. 作业时插秧机浮船堆积泥土要及时清理。

  13. 踩差速踏板前,把方向盘打直后低速向前行走。

  14.插秧机发生陷车时,严禁使用拖拉机强行牵引。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hhj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