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博物馆】农耕时代的中国商业和商人的命运,与王朝的政策 相关,而政策的变化,也与不同时代的形势相关连。由于商业在社会经济和财政税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统治者一般对商业还是给予一定的重视和鼓励。但是重农抑商的思想和政策对我国封建政权的巩固和封建社会的发展确曾起过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国各代统治者长期推行这一政策,确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1)春秋战国时期——重农抑商理论形成阶段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色彩鲜亮的时代。重农抑商的理论形成与这个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对商人和商业的态度是很苛刻的,在经济政策上也有很多表现,魏国实行平籴政策,秦国的粮食专卖制,商鞅改“六法”为“六律”,六律之一的“关市律”就是对市场、商业的管理规定,苛刻非常。齐国严格控制粮食和货币,管仲实行“官山海”的政策,大力发展官营工商业,实行了盐铁专卖。加上官府对市场的价格和税收的管理,无疑使工商业者又受到了一层限制。
(2)秦、汉代至隋、唐——重农抑商理论法律化阶段
一般认为,重农抑商从理论上被统治阶级所接受并形成贱商、抑商政策和法律,应从秦(秦始皇时代)、汉时期开始。秦朝经过商鞅变法,使重农抑商政策形成,秦统一后,继续奉行重本抑末政策。但是重农抑商是从汉代才开始大力推行和制度化法律化的。首先,在大力推行抑商政策和贱商措施。表现之一:宣扬“商业害国论”;表现之二,贬低商人地位,并加以各种形式的人身侮辱;表现之三:经济上抑商。
(3)唐代至明朝末年——重农抑商政策反复调整阶段。
隋唐时代,是我国商业发展的活跃时期,贸易物流,连接海内外;以隋炀帝之暴戾,尤有迁徙天下富商大贾营建洛阳大都市及开凿运河便商伟业。所以统治者也适应客观情况的需要,对商业和商人实行了“贱而不抑”的政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虽然在公开的法令上,崇本抑末、重农抑商的传统依然在发挥作用
唐朝之后的宋、元、明三朝,基本上未脱离由唐代所形成的贱(对商人)而不抑(对有利于统治阶级经济发展)的商业格局。虽然在“贱商”的具体措施上,各朝代自立名目和花样,但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也无法摆脱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4)清代——重农抑商传统观念化、理念化
朝也依然奉行着重农抑商的政策,在清朝最主要的政策是对商业性农业发展的压制和对海外贸易的限制。不过随着商品经济的进一步繁荣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这个时期的此项政策都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在前期,政府基本上放松了对私营手工业的压制政策,精简了商业管理机构,注意全面管理。在对手工业和商业管制上逐渐变的理性化,统治者能明智的理解商业活动了。清代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逐渐解体,60、70年代,早期维新派提出了与西方进行“商战”的策略,同一时期的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的机器生产,以求富为目的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甲午战后,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鼓励发展资本主义,“重农抑商”政策,也就名存实亡了。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