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农业专家面对面 >  夏秋季养鸭怎样防鸭瘟?(图)

夏秋季养鸭怎样防鸭瘟?(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村信息报 阅读数:

  提问:夏秋季养鸭怎样防鸭瘟?

  解答:鸭瘟又名鸭病毒性肠炎,俗称大头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特征型病变为食道、小肠和泄殖腔粘膜出血、坏死、溃疡,病程稍长者食道和泄殖腔粘膜表面形成黄白色伪膜。

  1.流行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夏秋天最易流行。鸭和番鸭对鸭瘟高度易感,鸡具有抵抗力。多发于成年鸭尤其是产蛋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病死率可高达90%,而1月龄以下的雏鸭,自然发病较少。鸭瘟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鸭和潜伏期的感染鸭,以及病愈不久的带毒鸭(至少带毒3个月)。病鸭排泄物污染的饲料、水源、用具和运输工具、鸭舍周围的环境,都可传播鸭瘟。鸭瘟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但也可通过呼吸道、交配和眼结膜感染。

  2.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3-5天,发病初期,体温急剧升高到43℃以上,病鸭精神萎顿、缩颈垂翅、食欲减少或停食,渴欲增加。病鸭畏光、流泪、眼睑水肿,眼睑周围羽毛沾有脓性分泌物,将眼睑粘连,甚至眼角形成出血性小溃疡。部分病鸭头颈部肿胀,鼻腔流有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呼吸困难,叫声嘶哑,下痢,排出灰白色或绿色稀粪。病鸭行动困难甚至伏地不愿移动,不愿下水,强行驱赶时,步态不稳或两翅扑地勉强挣扎而行。后期体温下降,极度衰竭死亡。急性病程3-5天,慢的可拖延1星期。少数不死的转为慢性,仅有极少数病鸭可以耐过,表现消瘦,生长发育不良。在初次发病地区,死亡率高达90%以上。

  3.主要病变。头颈部肿大部位皮下有黄色胶冻样物;全身皮下、胸腹膜、腹脂等有散在的出血斑;食道、盲肠、直肠及泄殖腔粘膜有黄色或灰黄色假膜,假膜下有出血性溃疡。雏鸭病死后,食道和泄殖腔粘膜的病变不明显,可见到泄殖腔粘膜潮红、充血出血或被覆黄色的伪膜。肠粘膜常有出血,肝、脾有灰白色坏死灶。产蛋鸭的卵巢充血和出血,卵泡皱缩或破裂,引起卵黄性腹膜炎。

  4.防治措施。加强隔离、消毒和预防注射疫苗是防控本病的关键。(1)选留无污染种蛋。病鸭和康复后的鸭所产的鸭蛋不得留作种蛋。(2)严防从疫区引进种蛋或病鸭,禁止到疫病流行地区放牧,严格做好检疫及消毒工作,定期用10%石灰乳或5%漂白粉液消毒场舍等。(3)加强饲养管理,夏秋天气温相对较高,注意环境卫生,在日粮中注意添加多维素和矿物质,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4)定期注射疫苗。每年春、秋两季,或者在20日龄与开产前后各进行1次免疫接种,每只肌注1头份鸭瘟弱毒疫苗。(5)一旦发现病鸭,应立即隔离,并迅速对未患病鸭注射2头份鸭瘟弱毒疫苗或0.5-1毫升鸭瘟高免疫血清,具有一定的效果。

  另外,采用中药治疗鸭瘟,效果也很好。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hhj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