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农业专家面对面 >  高温模式下食用菌如何安全度夏(图)

高温模式下食用菌如何安全度夏(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农村信息报 阅读数:

  提问:高温模式下食用菌如何安全度夏?

  解答: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对香菇菌棒安全越夏、黑木耳菌棒制作产生不利影响。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极易导致香菇菌棒“烧菌”烂棒、黑木耳菌棒生产成品率下降等。农技专家提醒菇农,要高度重视香菇菌棒安全越夏和黑木耳安全生产问题,采取技术措施,加强高温季节食用菌安全生产,减少可能遭受的损失。

  安全用种要注意

  高温期间,购买、运输菌种的,要选择早晚进行,提倡用冷藏车运输,同时要避免让菌种留置在车内暴晒。菌种购来后,宜存放在阴凉洁净处,尽早使用。菌种应向有资质的菌种生产场购买,并索取票据和栽培技术资料。引进的新品种宜先试验示范,摸清种性后,再根据情况而定,不要盲目大规模引种推广。

  管理措施要得当

  1.切勿翻动香菇菌棒。香菇菌丝对外界温度十分敏感,当气温高于35℃时,可能引起菌丝死亡,俗称“烧菌”,并引起烂棒。原则上,菌棒应在高温季节前选择室内或室外通风散热好的场所完成散堆、移堆,要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振动菌棒,并应安排在早晚凉快时段进行,散堆菌棒应呈“三角形”或“井字型”堆放,堆高3-5层,棒堆间留有通风道。高温期间切勿翻动菌棒,防止菌棒受振动菌丝呼吸作用加剧而导致温度上升。低海拔地区抗逆性弱的“135”品种和采取双袋法栽培的香菇菌棒,在越夏管理时尤需引起重视。

  2.香菇菌棒停止刺孔。高温期间,禁止对菌棒采取割袋、刺孔通气等措施,防止空气进入菌棒内部,增强菌丝呼吸作用而提高堆温。刺孔通气时,应选择高温出现前或等天气转凉后进行,刺孔量可根据菌料的干湿程度而定,含水量高的菌棒,要增加刺孔量,并在同一房间内分批进行。刺孔后,菌棒的温度上升较快,应在2-3天内加强通风散热,防止菌丝被高温烧死。

  3.适当推迟黑木耳接种期。黑木耳接种期可安排在立秋后进行,利用早晚时间段接种,用接种箱或在干净的接种室接种,同时要严格做好消毒工作,接种后菌棒宜套袋静养。黑木耳养菌棚顶高应保持高3.5米以上,采用黑白膜覆盖,降温效果好。养菌时可采取套袋静养,堆高宜低于5层,以减少菌棒自身产生热量。高温时,外棚顶可采取喷淋水等降温措施,棚内加强空气流通。

  4.加强通风降温,严防闷堆烧菌。室外荫棚通风好、降温快,可有效减少菌棒“闷堆”“烧菌”等情况发生,是一种较好的越夏方式,因此提倡室外荫棚发菌。有条件的菇场,可种植杨树等速生树种来遮阳,菇棚四周可种植南瓜、丝瓜等爬藤作物,荫棚顶及四周用遮阳网或反光膜等覆盖物遮光,要搭高加厚,以提高遮荫效果。如遇连续高温天气,可在棚顶安装喷洒设施,于上午10时前和下午4时后,喷洒水来降温;在棚内四周、人行道两边挖出互通的沟渠,引入“跑马水”来降温。对于未采取沟渠灌水降温措施的,尽量将菌棒往低层架排放。

  选择室内越夏的菌棒,要重视通风管理,宜在通风良好、凉爽的底层房间发菌,除降低堆放密度外,还应增加培养房四周的遮荫设施,如搭凉棚、挂遮荫网等。中午时可关闭门窗,傍晚再开窗通风、换气散热。高温天,可在室内放置若干盆水,用电风扇来通风散热,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在房瓦上洒水来降温,避免室温长时间高于33℃。

  菌棒再利用有讲究

  对于前期局部腐烂的菌棒,可挖除腐烂菌块,再涂上生石灰溶液或浓度稍高的杀菌剂,控制病菌的进一步扩散。对于已全面“烧菌”的菌棒,可尽早破袋晒料,再重新利用,一般平原地区在9月底前还可再制作香菇菌棒,但品种宜选择短龄菌种,如“L868”等。需注意的是,利用污染料时,要用生石灰水调节pH值,并且要加长灭菌时间,最好是增加新料,有利于发菌。 陈青

  相关链接

  7月和8月是我省台风高发季节,要提前做好防范预案。台风过境地区,要事前告知,未雨绸缪早准备,让住在菇棚人员及时撤离,以确保人身安全;要提前检修加固食用菌大棚和覆盖材料,防止菌棒被雨淋水淹;工厂化食用菌主体和仍在组织生产的菌棒场应安排专人值班,重点确保用电安全,检查电气线路、变压器等。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hhj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