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提问:怎样才能更好的治理水产养殖尾水呢?
解答: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是陆源污染和海上污染两大因素,其中陆源污染占到了8成,主要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海水养殖很大一部分是贝类、藻菜养殖以及鱼虾贝等生态混养模式。像梭子蟹、青蟹等品种,基本上是露天池养殖,平均每亩产量才几十公斤,密度非常低,再加上虾贝等混养,其产生的养殖尾水,远远达不到污染的程度。如养殖梭子蟹大黄鱼、鲈鱼等,喂食四五斤鲜活饲料才长一斤肉,假如使用配方饲料,长肉速度提高了一倍多,技术的进步,(让鱼虾)吃得少,长得快,相应的排泄物也少了,大大减轻了养殖污染。
还有一个值得借鉴的好方法就是“集约化养殖尾水处理”——养殖塘产生的尾水先用泵抽到一个大水泥池中,经自然沉淀后,再分级流入两个土塘。这两个土塘作用各不相同,第一级是曝气增氧池,第二级是生物处理池,里面放置了特别培育的藻类,有很强的水质净化能力。经过两级处理后,原本黑色的尾水已变成了淡绿色,再流入养殖物的放养池,作为养殖物的肥水,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处理系统。
放眼全国的沿海重点养殖区,目前,海水养殖尾水治理技术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同样用生物技术净化水质,淡水养殖可以用到多种水生植物以及螺蛳、河蚌等贝类,还有一些淡水鱼也能用,但在海水养殖上,能用的品种就太少了,选择面很窄。此外,不同的养殖品种,要采取不同的模式,眼下很多技术还不成熟,也缺乏一个统一标准。
大多数水产养殖还是属于低、小、散型的,规模化程度低、要实现环境友好型养殖,还需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各项综合治理力度。尽管水产养殖自身污染所占比重比较低,但有关部门还是得重视水产养殖排放水治理工作,将现代水产养殖模式推广与治水携手并进,以降低渔业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