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经济参考报 阅读数:
“从过去8成以上的产品依赖出口,到现在一半以上靠互联网销售,我们小龙虾的市场供给模式,已实现华丽转身。”湖北潜江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董事长肖作军说,尽管去年潜江小龙虾的出口额仍有1.6亿美元,但互联网销售的占比有了大幅提高。
据了解,由潜网电商打造的中国小龙虾交易中心,是目前国内*的小龙虾专业交易市场,设有交易、检测、配送、电商等,采取线上线下双轨流通模式,已入驻商户152家,日均发货量在300吨左右。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去年的小龙虾养殖面积已超过900万亩,产量达89.91万吨,已成为世界上*的小龙虾生产国。而自2015年起,中国小龙虾市场获得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现已超过1000亿元。
“国内市场供不应求,都是我们转变经营方向的重要因素。依照这样的趋势,我们未来将会把重心全部放在国内市场。”湖北华山水产食品公司董事长漆雕良仁说。
潜江境内湖泊众多、水网密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小龙虾繁育、生长提供了极为优越的条件。
近年来,湖北潜江小龙虾加工出口额占到湖北省的60%以上,成为全国*的小龙虾出口基地。形成一体化产业格局,获得“中国小龙虾之乡”的美称。
受到全球经济的缓慢复苏等影响,“中国小龙虾之乡”正在寻求发展新动能。潜江市委书记黄剑雄告诉记者,潜江正把小龙虾产业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以小龙虾撬动虾稻产业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
在潜江熊口镇赵脑村,从多年经济摆尾的落后村,因发展生态环保的“虾稻种养”,跃居如今经济名列前茅的先进村。不少年轻人看到虾稻产业的发展红利,纷纷返乡承包虾稻田。
“过去赵脑村以种植棉花、水稻为主,农民一年四季都很忙,收益也不太好。现在养虾、收虾轻松不少,稻谷熟了,又有合作社上门机械收割,收入翻了几番。”在沿海打工多年的李红林今年返乡承包了70多亩虾稻田,目前已赚了20多万元。
潜江是中国最早创新虾稻种养模式的地方。经过16年的探索、创新和发展,已达到标准化、规模化的水准。“稻田旁挖出的养虾围沟多长、多宽、多深,效益最高?潜江都经过反复试验和调研,最终形成一个具体的标准。”潜江市农办主任陈运长说。
网购的兴起让小龙虾内需市场得到充分释放。由此不少网民把小龙虾称为“国民消费”。
潜江市味道工厂餐饮公司电商运营总监王圳介绍,该公司通过开设连锁店和建立“48小时送达全国”网销平台的方式,将小龙虾制成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江苏、浙江等地,2016年线下销售额2700多万元,线上销售额950余万元,线上份额增长迅速。
“从潜江销往全国的小龙虾,线上交易已占到三分之一。”潜网电商总经理李红卫介绍,线上交易时,客户可通过该公司的“中国虾谷360”平台,购买虾种虾苗、鲜活虾、熟食虾、虾稻米、养殖用具、技术服务。
小龙虾的“伙伴”虾稻也乘上“互联网+”的东风。湖北虾乡食品公司副总经理王乐介绍,其公司近年来入驻淘宝后,虾稻产品可谓是供不应求,预售上线不久就被一抢而空。“就目前的市场行情,未来还需扩大产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据悉,“中国小龙虾之乡”去年的小龙虾养殖面积达到31.5万亩,年产量7.35万吨,全产业综合产值180亿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综合产值将达到800亿元。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