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特色产业 >  河南伊川县:特色产业扶贫

河南伊川县:特色产业扶贫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东方今报 阅读数:

  产业是就业之基,增收之本。产业扶贫作为脱贫的根本之策,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决定性意义。近年来,河南省伊川县按照“户有致富项目、村有特色产业、乡有主导产业、县有支柱产业”的要求,科学安排产业扶贫项目,探索走出了一条“5+N”产业扶贫路径,不仅能够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更促进了贫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

  新大牧业家庭农场 贫困户入股拿分红

  在产业扶贫的诸多项目中,少不了特色养殖业。早年时,伊川县就曾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生猪规模化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并吸引了一批大规模的标准化养殖企业在伊川投资建场,形成了养殖产业的集聚效应。

  以种猪育种、生产销售、技术服务等为主的集团化种猪育种企业河南省新大牧业有限公司,也在2011年将总部迁往伊川。伊川县产业扶贫项目中,新大牧业家庭农场项目就是“5+N”产业扶贫路径中五大特色主业之一。

  8月29日,位于伊川县高山镇郑村的新大牧业扶贫养殖小区,6栋标准化养猪大棚已经全部投入使用,大棚里建设了现代化的喂养设施,每棚可养殖1000头生猪。目前6000头幼猪已经进场,再过4个半月,就有一批生猪出栏。

  这个扶贫养殖小区,是新大牧业在高山镇建设的4个养殖小区的其中一个。伊川县高山镇党委副书记郝炳磊介绍,除了这里的6个大棚之外,还有该镇湖南村养殖小区的10个大棚、坡头村养殖小区的10个棚、张村养殖小区的17个棚,目前这43个养猪大棚都已全部建成投用。

  伊川县扶贫办公室主任周会政介绍,伊川县对新大牧业项目的运行模式进行了顶层设计,采用“公司+集体+农户”的方式具体实施。每个标准化猪舍建设费用为40万元,由8名贫困户贷款建设,并由新大牧业提供担保、负责建设并还本付息。农场每年出栏生猪2000头,每年所得收益除了偿还银行贷款,贫困户可得到4000元分红,农场所在村集体也可以得到1万元的收益。4年还完本息后,农场设施全部归当地村集体所有,1个标准化猪舍每年至少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

  “采用这种方式经营,能同时调动养殖企业、村集体和贫困户的积极性。”周会政说,按照规划,到2018年,新大牧业将在伊川县建设500个家庭农场,带动4000个贫困户脱贫,今年规划建设189个。

  【2】

  光伏扶贫项目 为贫困群众带来“阳光收入”

  8月29日下午,在伊川县高山镇谷瑶村产业扶贫园里,一抬头就能望见扶贫车间房顶的一排排蓝色光伏发电板。“俺村光伏电站从6月份就开始发电了,村里和贫困户不用投入还能有稳定收益,这是个好项目。”谷瑶村党支部书记冯北方对光伏扶贫项目赞不绝口。

  谷瑶村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共300千瓦,冯北方说,工程师计算过,这个电站每年至少收益10万元,50%以上用在贫困户身上,剩下的用于电站的运营维护,再多余的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原本计划建设光伏电站时,村里需要腾出10亩荒坡地,相关部门查勘后,认为产业扶贫园的屋顶正适合建设,正好节省了土地。

  6月30日,随着伊川县白元镇夹河村光伏电站合闸并网发电,伊川县在洛阳市率先实现所有光伏扶贫工程全部并网发电。作为新的能源扶贫模式,光伏扶贫电站属于一次投入,多年受益的项目,是扶贫开发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

  今年以来,伊川县在56个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超50户的28个非贫困村,利用屋顶和荒坡等空闲地,建设了84个300千瓦村级光伏电站,并在该县产业集聚区建设了一个5兆瓦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总投资2.1亿元,装机容量30.2兆瓦,可以连续使用20年以上,可带动劳动能力弱、没有稳定收入来源的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3000元以上,发电净收益的剩余部分,还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贫困村可连续受益20年以上。

  “光伏发电不需要投入劳动力,并且收益长期稳定,很适合扶持脱贫能力差的贫困户。”周会政说,根据贫困户的动态变化、发电收入和各年度还本付息的不同情况,伊川县对帮扶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根据测算,前两年可帮扶带动贫困户3814户,每年每户收益3000元,同时也将壮大贫困村的集体经济。

  目前,伊川县正谋划第二批光伏电站项目,计划在14个乡镇175个村建设36.28兆瓦光伏电站,带动5242户贫困户每年每户收益3000元,目前实施方案正在设计中。

  【3】

  产业扶贫车间 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8月30日上午,伊川县平等乡张奇庄村村委会旁边的一个扶贫车间里,20余台老式织布机整齐排开,工人们正坐在织布机上忙碌着,伴随着“咔嗒咔嗒”的声音和梭子的来回穿梭,一根根细棉线交织成了色彩斑斓的老粗布。

  这样的织布场景早已十分罕见,纯手工织的粗布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今年57岁的田留石说,这个扶贫车间是张奇庄村建设的,也是平等乡第一个建成的扶贫车间。今年5月,他学纺织专业的儿子在此开办了加工厂,还得到了乡里的奖补资金。他们在附近村子搜集购买了20余台老式织布机,雇佣了周边会织布的巧匠,开始加工最传统的老粗布。

  30多个工人中,有12个是张奇庄村和附近的贫困户,计件算工钱,每天至少有50元的工资收入。不会织布的贫困户,还安排他们在车间里打扫卫生,做些力所能及的活,每月也能有几百元的收入。

  位于伊川县平等乡古城村的帝欧鞋业加工车间,是该乡另一个扶贫车间,主要生产工业安全鞋、行政鞋、商务服装等系列产品,可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这一扶贫车间,采用的是“公司+入股+农户”的合作帮扶模式,公司负责人王战辉介绍,每户贫困户入股6000元,每月可得到400元的分红,可连续收入两年。

  除此之外,该公司还带动了十余个贫困户就业,有劳动能力的人安排上生产线,劳动能力弱的留守老人,就让他们做些叠鞋盒子的工作,并且不限制他们的工作时间,计件发放工资。

  除了这两个扶贫车间,伊川县平等乡还建成了9个产业扶贫车间和9个产业扶贫基地,共同构成了该乡“119”产业扶贫发展规划,不仅有传统工艺的粗布纺织、服装鞋帽,还有高科技电子产品和生态高效现代农业,形成了一个“接地气、生态化、高科技”的完整产业链条。

  “现在全乡16个行政村几乎每村都有扶贫车间或基地,1个车间或基地至少带动10个重点帮扶户。”伊川县平等乡乡长戴宏利说,平等乡还实行了“1+10”产业带贫工程,目前已经带动260余户贫困户增收,每个扶贫车间或基地每年还会给所在村集体分配一定利润。

  伊川县有着6万余名农村留守妇女,为解决她们的就近就业问题,今年,伊川县投入产业扶贫就业(帮扶)基地奖补资金3200万元,重点奖补带动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和种养殖产业园项目,依靠它们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问题,并带动贫困户增收。规划建设的184个基地全部开工,全部建成后能提供5000余个就业岗位,其中安排贫困人口就业1400户3500余人。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hfq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