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行业动态 >  水产人的春天!未来淡水养殖就是这种“颜色”

水产人的春天!未来淡水养殖就是这种“颜色”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水产频道 阅读数:

  11月16日,由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主办、上海海洋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承办的“2017年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河蟹高峰论坛”在安徽合肥隆重召开。中国科学院桂建芳院士、中国水产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文、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渔业局副局长韩兵、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英杰、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主任委员李家乐等领导、专家出席本次会议。

  本次学术年会以“创新驱动淡水养殖,绿色发展渔业产业”为主题,围绕大宗淡水鱼、名特优淡水鱼、虾蟹贝和龟鳖类等淡水主导养殖品种,重点在新技术、新模式创新方面展开学术研讨,以期推动我国淡水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绿色”是未来中国水产养殖发展的核心

  中国水产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文指出,这次论坛的核心议题就是水产养殖的绿色发展。如今,“十九大”报告对“绿色发展”有了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刻的阐述。因此,淡水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更备受关注。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淡水养殖仅仅为百姓丰富“菜篮子”已成为过去,在新的历史时期,必须在保护淡水饮水水源和淡水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动淡水养殖发展。

  过去5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认识最深、力度*、举措最实、推进最快的时期。淡水养殖绿色发展也很快速,在今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工作会议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集成现场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于康震指出,实现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要坚持问题导向,念好“地、水、饲、种、洁、防、安、工”八字诀,为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指明方向。今年下半年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也总结了稻渔综合种养、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鱼菜共生养殖、多营养级立体养殖等八大现代水产养殖模式。

  中国水产学会淡水养殖分会主任委员李家乐在致辞也说到,2016年,我国渔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10.4%,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渔业渔村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我国淡水养殖产业发达,2016年淡水养殖产值占渔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在加快推进行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桂建芳:水产遗传育种和水产种业创新的思考

  中国水产养殖已对世界造成了重大影响,其中种业起了关键作用。近二十多年来,我国水产遗传育种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种质资源库建设、基因资源挖掘、育种技术创新和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水产遗传育种领域共获得国家奖6项,占水产国家奖的60%,在Nature系列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5篇,奠定了我国水产遗传育种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全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分析的确为许多水产生物物种学现象的遗传基础和分子机制解析提供了全方位的生物信息证据,然而,这些信息如何用于遗传育种,即鱼类及水产生物遗传育种何去何从,也一直是近年来育种家反复思考的问题。

  刘英杰:我国内陆大型水域淡水生态渔业发展的一点浅见

  我国淡水养殖产量达到30600000吨,其中鱼类2710000吨,甲壳类269000吨,贝类262000吨。淡水养殖面积达到6147000公顷,其中池塘2700000公顷,湖泊1022000公顷,水库2012000公顷。从分类产量来看,青鱼为59万吨,草鱼567万吨,鲢鱼435万吨,鳙鱼335万吨,鲤鱼335万吨,鲫鱼291万吨,鳊鲂79万吨。湖北、广东、江苏分别以436万吨、386和340万吨产量位列全国前三。

  目前而言,淡水养殖产量依然占据我国水产品产量主体,传统养殖种类依然占据主要位置,传统淡水养殖区域产量效益优势明显,西南、西北、东北相对不足;池塘养殖依然是主要养殖方式,其他方式需要推进。部分区域淡水养殖渔业比较效益相对不高,需要进一步提升。

  此外,产业在结构性失衡(量质、量价)、规格与效益、生产与生态、国际与国内(生产、贸易)、科研与企业等方面表现出不平衡。另外,在经济性比较、生态价值体现、社会性价值、空间利用及比较优势等方面的分析还不够充分。

  因此,未来应从空间拓展、合理利用、价值发现等综合考虑,对内陆大型淡水水域生态渔业价值的再认识:集高效生产、生态养护、文化传承、社会建设一体化的有机载体,适时开展系统性研究。

  陈立侨:河蟹营养研究与饲料开发的现状和展望

  目前,河蟹“白膏症”(水瘪子)和其他疾病问题,其发病原因及机制、预防措施亟待解决、不同阶段(蟹苗、蟹种和后期成蟹)的强化饲料、育肥饲料问题、养成商品蟹的品质和效益低下等的问题是困扰河蟹养殖产业的主要问题。此外,河蟹养殖还面临低氧、蓝藻毒素、药残、氨氮、重金属、亚硝酸盐、硫化物、pH异常等各种环境因素的胁迫。

  在河蟹的营养研究与饲料开发方面,要关注几个问题:一、要了解河蟹的摄食行为和消化生理,也就是河蟹喜欢吃什么,怎么吃,什么东西适合它的问题。同时要解决投饲策略(投喂多少,频率和时间)和饲料原料利用率数据库的问题;二、生长期的常量、微量元素的需要量,蟹种和成蟹期全价配合饲料;三、亲体营养和幼体营养,包括亲体和幼体的强化培育策略(生产需要和消费需要);四、营养免疫学的研究,例如提高河蟹非特异免疫力和抵御疾病的能力。

  陈良标:罗非鱼种质资源和抗逆育种的展望

  中国是水产养殖第一大国,产量占世界的89%,产值占世界的79%,2016年我国罗非鱼产量为165万吨,出口量为39.4万吨,是我国主要淡水鱼出口品种。但罗非鱼不耐低温以及抗病能力退化等种质问题严重制约罗非鱼产业的发展,同时,罗非鱼属于淡水养殖品种不能在北方盐碱地进行养殖,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

  罗非鱼是进化生物学研究的好材料。罗非鱼属于丽鱼科,丽鱼科有2000物种,物种进化速度最快的脊椎动物。抗逆对罗非鱼产业关系重大,需要走通过性状的遗传基础解析到良种培育的分子模块育种的道路。

  我国在罗非鱼抗寒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王兵、李思发提出杂交能一定程度地改良罗非鱼耐寒能力,研究表明罗非鱼gas2基因可能参与了低温胁迫诱导的细胞凋亡;朱华平研究发现AQP1基因在罗非鱼低温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潜在的研究罗非鱼耐寒机制侯选基因之一。此外,罗非鱼性成熟快,人工授精和孵化技术已经成熟,可以作为养殖鱼类基因操作的模式鱼。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hb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