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云南网 阅读数:
“以前没想到大石头上还能种出药材,我是第一天来种植石斛,听说一天有90元收入,可以补贴一点家用,让生活好过一点。”65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丁世芬说。
在文山州广南县杨柳井乡六郎城村的原始森林里,大树的枝干上、路边的石头缝,一棵棵鲜嫩的铁皮石斛正在温和的冬日里慢慢生长。前来做工的村民忙着把石斛“种”到树干上、石锋里,一路爬高上低,挥汗如雨,丁世芬就是这些忙碌的身影之一。
据介绍,在六郎城村原始森林等原生环境条件下,村民采用仿野生种植技术,在乔木树冠及岩石上种植了铁皮石斛。在广南凌娅原生铁皮石斛科技合作社帮扶下,发展种植仿野生铁皮石斛产业,打造石斛酒等特色产品,成了有效的致富手段。在434户参与的村民中,有3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再过一年,孩子大学毕业,家里就不会贫困了。”广南县旧莫乡板茂村委会四甲二组的王正学说,他目前正在合作社的板茂基地打工。王正学介绍,他家共6口人,包括他和妻子、大儿子、小儿子夫妇及孙子。大儿子在昆明读书,一年开销要3万元。小儿子夫妻俩打工为生,微薄的工资也拿出来供大儿子读书了,仍然有缺口。自从板茂基地租了他家的2亩地种石斛以来,一年光租金就有2400元。同时他在基地打工,每天工资70元,一年就有近2万元收入,供大儿子读书的钱有了,待大儿子毕业后,家里面就可存钱盖新房了。
广南凌娅原生铁皮石斛科技合作社理事长周艺畅介绍, 六郎城村“靠山吃山”,结合自身原生态资源优势,种植仿野生铁皮石斛产业。目前,仅六郎城村已流转山林1219亩,同时,群众自由入股加入合作社,当地农户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步走上特色农业脱贫之路。
广南县将铁皮石斛作为重点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当地通过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开创“石斛+扶贫”的新模式,不断总结推广仿野生种植石斛模式和经验,走出了石斛产业发展的“广南模式”。
目前,广南县出资800万元完善500亩铁皮石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引进龙头企业,建设云南省*的铁皮石斛产业园区。广南县铁皮石斛种植面积已达926亩,分布于莲城、旧莫、珠琳、坝美、珠街、那洒、五珠、篆角、杨柳井等9个乡(镇);已组建1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种植达190余户,种植面积达200余亩,产销率达98%以上。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