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 阅读数: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专家会议在11月23日召开,我国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和甘肃迭部扎尕农林牧复合系统通过专家评审获得批准,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申报的中国南方稻作梯田(含福建尤溪联合梯田、江西崇义客家梯田、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广西龙胜龙脊梯田)和山东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也获得原则批准,正式授牌仪式预计于2018年4月举行的第五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上举行。至此我国已经有15个项目进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大家庭,居世界第一。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全球环境基金支持下,联合有关国际组织和国家,于2002年发起的重大行动,旨在发掘传统农业的宝贵经验财富,探索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为建立全方位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农业部确立了“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的指导思想,在中科院等有关专家的支持下,构建了政府主管、科学论证、分级管理、多方参与、惠益共享的管理机制。自2005年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成为全球第一个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来,相继又有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云南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内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河北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陕西佳县古枣园、福建福州茉莉花和茶文化系统,以及今天获准通过的共13个遗产地陆续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联合国粮农组织GIAHS科学咨询小组轮值副主席闵庆文告诉我们,经过12年发展,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快速发展,实现了五个世界第一:拥有GIAHS数量第一、科学论文及著作数量第一、第一个发布*管理办法、第一个开展*农业文化遗产评选、第一个启动监测评估工作,我国在遗产申报与管理、科学研究与成果推广、政策融合与机制建设、学科发展与能力建设等各方面均走在了世界前列,有效促进了区域发展和遗产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已经成为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振兴乡村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中国的实践创新为世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有效的借鉴,并日益成为我国农业外交的靓丽“名片”。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