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新华社 阅读数:
一捆中药材,从哪里来,最后销往何处,消费者扫一扫二维码全知道。记者近日在甘肃省中药材集散地陇西采访发现,这里的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日臻完善,许多种植户开始从“种好药”里尝到了甜头。
冬日暖阳把李继元的老院晒得红彤彤的。推门而入,只见台阶上、庭院内,摆满成捆的党参,在太阳的照耀下泛着白光。
46岁的李继元是陇西县首阳镇樵家河村人。得亏这一年的辛苦,他的10亩药材丰收了,全家贮藏的党参已经有3吨多。
“一年四季都有贩子来收购,我等价格上涨了再出手。”李继元说,自己常年不打农药,根据土质不同调配有机肥,坚持人工铲草。自家药材品质好,价格自然不会低。
甘肃陇西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有“西部药都”之称,这里的农村号称家家种药材,人人是药农。记者近日来到这里发现,中药材种植户们纷纷给自家药材立起了“品质招牌”。
如今,陇西县出产的大大小小的中药材包装袋上,都贴着二维码。陇西县道地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负责人陈卫宏说,凡是在首阳镇中药材交易中心交易药材的种植户,必须提供身份证,个人信息会被录入追溯系统。
“拿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可以出现中药材产地责任人、生产合作社、检测人和检测结果等信息。”陈卫宏说,该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已在全县大规模生产的10个龙头生产经营主体建立了追溯点,能够实现对中药材“来源可知、去向可追”。
除了政府作为,一些精深加工企业也在探索数字化追溯体系。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介绍,未来他们会给每款中药产品贴上二维码,实现从种植阶段到生产加工、检验报告全产业链的安全追溯。
下游追溯技术日渐成熟,倒逼着上游的农户们标准化、规范化种植,并从“苦药材”里尝到了甜头。去年,李继元靠着规范种植中药材,年收入5万元。
甘肃江能医药科技集团项目部经理牟学文说,随着追溯体系在陇西中药材市场推广普及,老百姓都有了“种好药”的意识,中药材开始体现出“优质优价”。
“贩子来收购,先问有没有农药残留。咱不敢卖那种药材。”李继元说,“人家一追溯,就会来退货,那损失可就大了。”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