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国内综合 >  江西:壮大产业集群 推动振兴发展

江西:壮大产业集群 推动振兴发展

畜牧家禽网  来源:江西日报 阅读数: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

  中药材是农业农村和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出:“要扩大中药材种植养殖规模,提升中药加工和流通水平,壮大中药产业集群。”这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着眼于建设中医药强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这是一项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重要决策,如何落实好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紧迫任务。

  打造全国最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江西有基础、有优势

  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打造全国最重要的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江西有基础、有优势。

  我省中药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樟树是全国四大药都之一,有“药不过樟树不灵、药不过樟树不齐”的美誉;全国四大中药炮制流派中,江西独占其二,分别为“樟帮”“建昌帮”。全省中药材品种资源达2061种,中药材种植面积86万亩,产量22万吨,其中枳壳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车前子产量占全国70%以上。

  省林业厅负责人告诉记者,中药材作为我省农业的特色产业,成本低、效益高,亩均投入仅为1800元左右,年均收益却能达到5000元左右,如与其他作物套种效益更好。同时,中药材分布范围广,适宜不同地区种植,山区、平原、湖泊均可种植。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发掘利用中医药文化遗产,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打造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强省。”实现中医药强省目标,中药材产业必须做大做强。但从总体上看,我省中药材产业规模不够大、实力不够强,种植面积仅排在全国第20位、中部六省倒数第1位。纵观全省,采后初制加工不到位、精深加工发展不足、物流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任重道远。

  扩规模、提品质、树品牌、增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采访中,业内人士指出,各地要稳步扩大优势区中药材规模,大力推广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加快构建药源生产体系、中药加工体系、市场营销体系和中药产业服务体系,提高中药材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形成特色明显、质量可靠的中药材种植产业群。

  省政府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省新建中药材种植基地210万亩、总面积达到300万亩,总产量达到80万吨,中药材产业综合总产值达到200亿元。要实现这一目标,各地须因地制宜编制发展规划,优化布局,制定发展目标。各地还要充分发挥好企业的“龙头”作用,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创新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核心和动力,是建立现代中药材产业发展体系的战略支撑。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认为,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各地须加快产学研用一体化进程,建立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打造一批中药材科技创新平台,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提升中药材生产标准化、制造现代化、管理信息化水平,并重点培育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现代中药材生产骨干企业。

  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提高中药材产业增加值

  许多基层干部认为,坚持产业融合,关键在于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融合,提高中药材产业增加值。

  权威人士分析,各地要围绕比较效益好、有市场需求的中药材开发精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扩大优质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尽快改变初级产品直接上市的状况,加大中药种植、采收、加工、制造等产业链接的依存强度。同时,引进国内知名企业投资中药材种植、生药加工和高端制药等行业,开展大宗中药深度加工和精准制造。

  围绕“中药材+”做活三产刻不容缓。樟树市探索“林药、果药、药旅、药养”等复合经营模式,推进中药材田园风情生态休闲旅游基地建设,构建了中医药田园风情乡村主题游。樟树市的作法启示我们,要大力发展“中药材+现代仓储物流”“中药材+科研开发”“中药材+生态旅游”“中药材+休闲养生”“中药材+健康饮食”等多种产业模式,把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互联互通产业体系。

  加快中药材发展,最终目标在于让农民增收致富。在近日召开的全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座谈会上,不少人提出了对策性建议:做到与脱贫攻坚紧密结合、与壮大集体经济紧密结合、与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各地要紧紧围绕这“三个结合”,探索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扶贫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中药材产业发展模式,让农民增收致富。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yanglei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