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衡阳日报 阅读数:
“我的左手不方便,外出务工很难找到工作,现在村里搞起了旅游扶贫开发,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腰包总算鼓起来了。”石鼓区角山乡旭东村村民肖望丰今年63岁,由于左手残疾,家庭经济拮据。如今,学过苗木技术的他被衡阳香樟苑生态农业发展科技有限公司聘用,月工资有3300余元,成为了“上班族”。
近年来,衡阳市将产业扶贫纳入发展旅游的中心工作,多措并举,培育新业态,提供新产品,打造新项目,切实帮助贫困居民脱贫。
以旅游项目带动就业扶贫
“路修好了,村民出行更方便了,来的游客也多了,村里与旅游配套的餐饮业和村民的农产品销售也带动起来了。”看到旅游扶贫开发带来的新气象,家住衡山县野莓谷景区深处的熊尧阶欣喜地说。
野莓谷村是衡山县26个贫困村之一,也是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之一。2016年,全村有贫困户60户260人,人均年收入不足2800元。
2016年8月,衡山县人民政府与衡山紫盖峰旅游度假有限公司签约,计划投资5亿元打造紫盖峰旅游度假区项目。该项目规划总面积15.5平方公里,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分三期建设,是衡阳市、衡山县重点旅游项目。
据该村村干部介绍,项目带动扶贫实行股份合作模式,在野莓谷村分别建设景区收费停车场、景区游步道,及白茶、猕猴桃、油茶等种植基地。贫困户采取财政扶贫资金入股形式共同开发。计划使用80%财政扶贫资金到户到人,按每人平均3077元的标准,即将60户260人的财政扶贫资金80万元入股到公司;剩余20%财政扶贫资金20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入股,每年分红作为村集体收入,约定帮扶期限为10年。如按分红比例6%,分别与贫困户、村集体进行收益分配,那么年底每户平均可增收1773.34元,人均增收409.24元,村集体增收2.66万元,同时可解决就业岗位70个。
野莓谷村一方面规范安全、卫生、环境管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积极联系社会团体来此开展登山、摄影、挖笋等赛事,建设农家乐,吸引大批乡村游客。截至目前,已建成农家乐30余家,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开辟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记者从市旅游外侨民宗局产业规划科获悉,近年来,衡阳市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丰富的古镇古村和民俗旅游资源,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古镇古村群落。通过文化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的串联,培育和提升10个湖湘风情文化旅游小镇、建设15个乡村自驾车营地,统筹开发4个中国传统村落。重点支持常宁塔山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开展民族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形成新的旅游目的地。汇景衡南·莱茵水畔运动文化养生度假小镇项目、南岳旅游农业休闲观光园、祁东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项目、衡南宝盖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常宁市庙前旅游景区提质综合开发等一大批旅游项目的开发推进,带动辐射周边的贫困村效果明显。通过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扩大贫困人口直接从业和间接从业数量,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以乡村旅游带动创业扶贫
将军村隶属衡阳县界牌镇,是省级贫困村,也是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全村34个小组,516户农户,有贫困户84户322人,低保兜底贫困户有15户37人。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闭塞、通讯落后,一直以来发展滞后。
“我想在这里逐步发展旅游和生态养殖产业,也想通过产业发展来帮扶带动村民增收。”刘平清是衡阳县石市镇人,以前在长沙等地做生意。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朋友自驾到将军村旅游,被眼前的山水所吸引。经过考察,他决定投资这片山水,在旅游上做文章。
2014年8月,刘平清成立湖南和俊民宿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投资53.8万元,在将军水库北侧购买了一栋820平方米的3层楼房,开设了18间客房。目前,将军村已开办了6家农家乐和家庭旅店。
为加快旅游公路建设,连通将军村和南岳,县政府斥资拉通岣嵝经界牌至南岳旅游公路,启动西界线旅游公路建设,真正融入大南岳旅游圈。通过修公路、引水源、通电话、修新居等这些扶贫项目,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条件。
“没想到,我们夫妻俩在家门口打工,一年下来也能挣3万元!”将军村贫困户宋联德参加果树种植,每天工钱80元,月收入有2000多元。
近年来,将军村利用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制定覆盖到户的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乡村旅游发展思路,通过发展种植业、生态养殖业、特种养殖,开展农事体验、赏花休闲、瓜果采摘等游客互动体验式活动,增加将军村的旅游吸引力,扩大经济效益。
2016年,将军村共接待游客5.8万人次,被评为湖南省“精准扶贫示范村”,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2年的1850元增加到3200元。
去年,衡阳市通过发展“旅游+农业”,完善乡村旅游“生活链”“服务链”和“产业链”,做深做新乡村旅游文章,出台了《衡阳市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实施办法》和《关于实施全域旅游战略,加快建设旅游强市的决定》,激励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积极向省局申报了8家五星级乡村旅游服务区(点),新创评四、三星级乡村旅游服务区(点)二十几家,积极培育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大力发展乡村避暑度假和特色康养旅游产品。培育打造了珠晖区茶山坳、衡南宝盖、常宁塔山、蒸湘区雨母山、衡山萱洲等乡村旅游景区(点),带动村民开设旅游商店、客栈、农家乐等近3000余家,充分发挥了乡村旅游的扶贫、富民、美乡效应。
以旅游商品带动购物扶贫
每年酥脆枣丰收之时,在祁东县风石堰镇紫冲村酥脆枣基地总能看到一派繁忙的景象。“枣子丰收的时候,亩产逾1500公斤,每亩纯收入至少3万元。”据湖南新丰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从2014年底开始,采取实施合作期为5年(2015—2020年)股份合作的模式,帮助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农户554户2142人,发展种植祁东酥脆枣1000亩。现公司按照与贫困户所签《祁东扶贫重点产业(祁东酥脆枣)种植项目合作(委托)协议》,开辟了200亩枣业育苗基地和106亩体验式枣业示范基地,并签订保底每年人平150元的协议,使贫困户的利益得到保障。
这一新型产业帮扶模式,得到了县扶贫办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全县酥脆枣投产面积达1万亩,2017年总产量达0.8万吨,实现年产值l.6亿元,带动近2000多名果农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其中,紫冲基地承包户50户,平均每户枣业收入达24.8万元。黄土铺马鞍村村民肖石庚,年近70岁,2007年种植酥脆枣1.2亩,2012、2013年销售收入都有五六万元,除去成本获利4.2万元。
在此基础上,公司带领贫困户经营年产1000吨的祁东酥脆枣酒项目,其中贫困户参与的金融扶贫资金投入2100万元。项目采取合作经营的模式,即由贫困户分贷,公司统还的方式,将贫困户人平1万元的小额信贷资金参与公司项目经营,自贷款到位后,不管公司盈利与否,贫困户均可获得每年1000元的保底收益。预计酒产品按每吨20万元计算,产值可达2亿元,年利润2000万元,年创税收4000万元,可使2100个贫困农民脱离贫困,有望成为产业扶贫的样板。
祁东酥脆枣让村民走上了致富路,这是衡阳市以旅游商品带动购物扶贫的一个缩影。衡阳市充分挖掘特有的饮食文化和手工技艺,利用丰富的农副产品和竹木、地矿等资源,采用“公司带农户”的模式,发展旅游食品和旅游手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商品企业和品牌,促进农副产品增产扩销,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近年来,除雁城四件宝、祁东黄花菜、南岳腐乳、西渡湖之酒等传统品牌旅游商品,知名度进一步提升外,珠晖早熟梨、常宁瑶乡腊肉、干笋、衡阳县砚山薯粉条等一批新的旅游商品,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