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博物馆】耕牛,指用来耕地的牛,一般有水牛和黄牛两种。北方干旱多黄牛,南方多水牛。在古代农业发展过程之中,耕牛的地位一直是举足轻重的,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古代缺乏科技,更是因为古代的农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生产模式。
自西周以迄清朝,中国历代法律都严厉禁止任意宰杀牛,规定了相应的屠宰标准和审批手续。无论是牛的所有者还是他人,私屠乱宰牛都是犯罪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一制度的实施不是出于宗教的信仰或禁忌,也不是为了保护动物的生存权,更不是为了保障食品安全,而是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耕牛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主张牛耕始于西汉中叶的人主要根据我国古代著名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中的“赵过始为牛耕”说。《汉书。食货志》载:西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在陕、甘一带推广牛耕和“以人挽犁”,提倡“代田法”,进而各。郡“遣令长、三老、力田及父老善田者受田器,学耕种养苗状”。这确实是我国史籍明载的第一次大规模推广牛耕技术,东汉的王景、任延继续在庐江郡、九真郡推广,因而《后汉书。五行志》开始有“牛疫”的记载。这表明西汉中叶以后的一段时间,由北到南,已广泛地推广牛耕。
牛耕技术从出现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在中国农村延续了2000多年。应该说牛耕技术在历史上是起过重要作用的,对中国农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尤为深刻。极大地节省了社会劳动力,扩大了生产规模,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而推动了当时社会制度的变革,促使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制度转变。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