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广东农业信息网 阅读数: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台山的春天,是姹紫嫣红的春天,是朝气蓬勃的春天,也是充满希望的春天。在江门市海宴镇南丰村,这里被美丽的花海包围,色彩斑斓、香味浓郁,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原来,这里的鲜花并不普通,它们可以用来制作香料,在台山乃至江门地区非常罕见。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旅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丰村将旅游业融入农村发展全局,推进旅游向全景全业全时全民的全域旅游转变,努力打造独具异国特色的旅游目的地。
据介绍,该村正将连片的2000亩土地建设为具有东南亚风情的香料作物种植基地,打造“中国香料第一村”。今年以来,该村以“农+旅”模式,开设东南亚美食街、推进民宿建设,逐步形成集香料种植、香料科普、旅游体验、工艺加工、产品展销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
海宴镇南丰村打造“中国香料第一村”,在面积超过2000亩的农田里,种植了100种多种香料作物。
基地种植100多种香料作物
一进入南丰村,记者就被当地花团锦簇的优美环境所吸引,芳草烂漫,鸟语花香,分外优美恬静。一棵高约2米的植物引起记者的注意,它的花茎高大,顶端是穗状的黄色小花,香味浓郁,吸引了大量蜜蜂在此盘旋。“这是龙舌兰,的确很少见。”香料作物种植基地项目负责人之一、南村人黄拥军为记者揭开了这棵植物的神秘面纱。
在黄拥军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这一带连片的香料作物种植基地。“这是无花果。广东人一般认为它是水果,多用来煲汤,东南亚人则把它作为香料。这是九层塔,也就是罗勒,最著名的香料之一。”走在广阔的香料作物种植农田上,黄拥军细细地介绍了香料作物的品种。他说,这里的香料作物超过100种,是华南地区香料作物种类、数量最多的种植中心。
为何选择到南丰村种植香料?这还要从南丰村的历史说起。
早在1963年前,南丰村还是一片渺无人烟、寸草不生的滩涂。上世纪中期,东南亚各国出现反华、排华事件,近20万名华人遭遣返。1963年,中国开始接纳归侨,部分来自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印度、柬埔寨、老挝、文莱等地的归侨在台山落户生根。他们的聚集生活之地,就是现今海宴镇的南丰村和五丰村,黄拥军则是归侨二代。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黄拥军等一批年轻的归侨二代到深圳等大城市发展。经过近30年奋斗,他们渐渐事业有成。如今,他们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回到家乡投资建设。黄拥军就是其中之一。
黄拥军告诉记者,南丰村的地理位置、水土条件和气候非常适合香料作物的种植。2015年末,他开始在这里种植香料作物,目前已经有所收成,产量和品质十分理想。这些香料作物收获后被运送到工厂进行二次加工,制作成咖喱、沙爹等调味品,销往全国各地。
同步发展乡村旅游项目
“规划好种植基地规划,种植了香料作物后,整个基地上了规模,也形成了非常美丽和独特的农村风景。现在的市民、游客喜欢体验式旅游、在微信朋友圈晒美景美图,我想,这片风景就是最好的题材。”黄拥军说,要推进农村产业、农村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是很好的项目。
南丰村因归侨独特的饮食生活文化被称为“小小联合国”,发展旅游就是要将当地的东南亚风情向外推介。今年初,该村打造了牛车水东南亚美食街,以当地种植生产的香料为调味料,以东南亚美食为特色,吸引了不少游客到此品尝。
“东南亚最经典的美食,如咖喱鸡、肉骨茶、叻沙面等,在美食街都可以尽情享用。”美食街的厨师黄坚勇告诉记者,这里的东南亚菜品经过了改良,例如咖喱鸡,辣味较少,适合广东人的口味。
除了美食街,特色民宿也是南丰村重点打造的项目。去年,该村将原有的宿舍进行翻新,外墙保留了原有的石墙瓦顶,内部则是现代化装修,干净整洁。每个房间还设有一个小小的后花园,种植了香料作物,彰显当地特色。“民宿的数量还远远不够,我们正在香料农田附近打造多个小型木屋。居住在连片的香料作物中,别有一番滋味。”黄拥军说,目前,种植基地已逐步形成集香料种植、香料科普、旅游体验、工艺加工、产品展销于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他表示,整个旅游项目预计在8月全面开放迎客。
培育新的农村经济增长点,是带领村民致富的有效途径,也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实践。“希望能有更多的村民加入我们,一起种植香料、加盟美食街、参与制作小食品等。”黄拥军告诉记者,归侨一代正是靠着艰苦奋斗,将原来的滩涂改造成为如今美丽的滨海小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归侨二代如今正乘“乡村振兴”东风,继承先辈们艰苦创业的优良作风,再打造一个“新南丰村”。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