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行业动态 >  安徽宣城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开辟农业提质新路径

安徽宣城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开辟农业提质新路径

畜牧家禽网  来源:宣城市农业委员会 阅读数:

  近年来,安徽宣城市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扎实推进种植、养殖融合发展,为加快农业发展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开辟了新路径。据统计,稻渔综合种养平均利润达2000元/亩,比传统种植高1500元/亩,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全市稻渔综合种养发展迅猛

  近两年,宣城市稻渔综合种养获得长足发展,在2016年0.87万亩基础上,2017年快速发展到6.5万亩。今年仍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预计总规模将突破10万亩。目前,稻渔综合种养主要集中在宣州区和郎溪县,广德县、宁国市、旌德县有零星发展。宣州区集中在洪林、杨柳、孙埠、狸桥、朱桥、沈村等乡镇,今年总面积预计将突破5万亩。杨柳镇2017年稻渔综合种养规模不到1000亩,在兴安村书记(2017年发展300亩)等示范带领下,今年已开挖面积约7000亩,覆盖所有行政村;洪林现代农业示范区今年新开挖约5000亩。郎溪县2017年主要集中在飞狸镇和新发镇,今年全县9个乡(镇、办事处)除山丘地带的姚村乡以外,其他所有乡镇都在发展,面积最少的乡镇也有3000亩,郎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新开挖面积5000亩以上。郎溪县新成立的金龙稻虾共作有限公司计划总投入500万元、开挖1000亩,现已开挖600多亩。据不完全统计,郎溪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达5.1万亩。

  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前景看好

  全市稻渔综合种养的主要利润点目前集中于小龙虾的产值。当前商品小龙虾市场价格稳中向好,总体与2017年同期基本持平,继续沿袭火爆行情。据调查,3月中旬的4—6钱规格商品虾达70元/公斤,7—9钱规格的达110—116元/公斤,1两以上规格的突破130元/公斤。随着气温回升,小龙虾价格将有所回落,但仍会保持较高位运行。同时,由于稻渔综合种养的新生属性,市场对虾田米的绿色生态优势认知不足,造成虾田米“质优价不优”的尴尬境地。从去年销售情况看,虾田米价格比普通米略高,市场需求旺盛。随着绿色生态优势的逐步认可,虾田米将会成长为另一重要的利润增长源。稻渔综合种养不断拓展的增收空间,将带动广大小农户更充分的分享农业提质成果。

  找准推动发展的工作着力点

  (一)加大资金扶持力度。2017年,宣城市农委下发稻渔综合种养双千工程文件,拨付稻渔综合种养扶持资金35万元(宣州15万、郎溪15万、旌德5万)。宣州区从100万渔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切出70%用于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区共整合项目资金150万元。郎溪县2017年通过调剂粮食生产发展项目资金110万元,支持建设26个稻虾综合种养百亩示范点,每个示范点补助建设资金3-5万元。2017年,全市共投入稻渔综合种养奖补和示范资金合计约280万元,今年将继续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进高质量发展。

  (二)加强技术培训服务。2017年市、区(县)共举办稻渔综合种养技术培训班21期,培训2000多人次;组织外出考察10多次,接待外来考察学习20多次。年初,联合市渔业协会举办一期稻渔综合种养培训班,参加培训130多人。邀请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病害专家、推广研究员授课,重点讲授小龙虾病害防治。宣州区、郎溪县目前正在开展稻渔综合种养巡回轮训,已举办5期,力争做到辖区培训全覆盖。

  (三)加快稻渔品牌建设。积极争创省级以上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宣城市念念稻虾轮作专业合作社成功创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今年将推荐念念稻虾合作社创建*示范区,推荐郎溪县创建省级示范区。组织参加稻渔综合种养评比,安徽富甲半岛生态休闲农业有限公司获2017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优质渔米评比银奖,并已成功注册“南漪湖牌”虾稻米商标;富甲半岛生态休闲公司、念念稻虾合作社均荣获2017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创新大赛银奖和绿色生态奖。

  (四)加深风险警示防控。开展水产养殖质量安全及病害监测。2017年完成部、省、市级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64个水产品样品全部合格。在宣州区、郎溪县落实“全国水产养殖动物病情测报信息系统”,监测面积分别达8000亩和2800亩。积极利用培训班、座谈会、微信群、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市场信息提示,开展技术指导与交流,共同做好风险警示和防范。同时,立足稻田养虾模式的成功基础,进一步拓宽视野,积极探索稻田养甲鱼、稻田养泥鳅等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模式,切实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xx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