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博物馆】智慧来源于生活,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造就了中国古代农业的兴盛发展。古代农民们总结经验,不断创造用于农田的各种农具,能少一些“靠天吃饭”的艰苦,让自己的家人都得以果腹。而种植水稻在古代亦是一项大工程,每一个环节的农具都不一样,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要用传统农艺种出一季水稻,究竟要用上哪些农具呢?
种植水稻的第一步,就是使用犁来犁地。让农田中的大土块碎裂,翻整土地,并耕出最基本的槽沟。如果要评“最累的农活”,犁田不敢说稳居第一名,进前三名是没问题的。
第二步就是用耙来耙田。耙就像一个大梳子,在田里来回转圈,梳理平整田地,粗大的泥块被切割,碎草、石块等可被挑拣出来。
耙地之后,种水稻的流程就进入了插秧、除草、灌溉等阶段。除草一般用锄头等工具。收割用镰刀。然后使用稻床或者梿枷来脱粒,
古法种植水稻比之现代科技的方便快捷要辛苦的多,所以很多劳动人民不停地总结经验,创新种植水稻的农具。现代社会的从灌溉农田到最后的脱粒水稻,每个环节都几乎机械化,人力的付出减少了很多,优化了种植水稻的流程,还提高了水稻的产量。让中国更多的人都能够吃上大米。
种植水稻的农具演变体现了我们中国农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未来的发展更让人期待。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