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阅读数: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加快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推进种植业标准化、集约化、功能化、绿色化、品牌化,重点抓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是山西省农业生产的核心任务。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是春耕施肥的好时节,也是夏收作物追肥的关键期。近日,深入农业县区,走访忙碌在田间地头的一线人员,邀请从事土壤肥料方面研究27年的专家,山西省农科院研究员杨治平就农户在种植玉米、小麦、土豆和谷子过程中,施肥方面存在的认知误区,以及如何精准施肥等问题一一做了解答,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一份主要农作物的施肥指南,给山西省农业的绿色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促进农民可持续增收。
冬小麦:钾硼锌肥搭配用深松深耕提产量。
【作物概况】小麦是山西省的第二大种植作物,播种面积大约1000万亩,主要分布于晋中和晋南两个地区。一般于10月上中旬播种,次年6月中上旬收获,生育期230天~270天。通常将冬小麦生育期划分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灌浆成熟期等生育时期。
【施肥误区】山西省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山西省南部,是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作轮作制度,两季作物播种与收获衔接紧密,生产上普遍采用浅旋播种方式,造成耕作层很浅,平均只有15cm左右深,影响小麦根系发育,易旱易倒伏。据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建诚介绍,小麦施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氮磷肥用量过高,在对永济市、夏县、襄汾县和洪洞县的252户农户施肥调研中发现,52%的农户存在氮肥用量过高问题,氮肥(纯氮)施用量每亩近16kg~20kg,远远超出了小麦实际的养分需求量,导致肥料利用效率很低。有关数据显示:山西省小麦氮肥利用效率不到30%,磷肥利用效率不到15%,钾肥却相对短缺。栽种过程中,微量元素锌和硼缺乏也时有发生,有机肥的投入也很低。
【专家支招】基于冬小麦施肥存在的问题,一要依据土壤肥力条件,适当调减氮磷化肥用量;二要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肥无机肥配合;三要依据土壤钾元素状况,高效施用钾肥,注意硼和锌的配合施用;四要氮肥分期施用,适当增加生育中后期的氮肥施用比例;五要采取深松深耕作业以利于肥料吸收和植物生长。建议冬小麦亩产在500kg~600kg的地块,每亩氮肥施12kg~14kg,磷肥施6kg~8kg,钾肥施4kg~5kg,可根据产量高低做增减。
种植冬小麦可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kg~2000kg或精制有机肥150kg~200kg,若基肥施用了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
马铃薯:轻施钾肥不应当有机无机配合上。
【作物概况】山西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在360万亩左右,其中种植面积5万亩以上的主产县达到20个,基本形成雁门关、太行山、吕梁山三大马铃薯优势产业带。马铃薯喜光,适应通气良好的土壤与昼夜温差较大的气候。马铃薯根系较浅,主要分布于30cm的土层上下,不耐涝。一般于4月下旬到5月上旬播种,当年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收获。生育期120天左右。通常将马铃薯生育期划分为芽条生长期、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块茎淀粉积累及成熟期等生育时期。单位面积基本苗数是调节合理群体结构的基础,也是影响块茎产量的重要因素,当前生产中苗数一般为每亩3000株~4000株。
【施肥误区】马铃薯生产中存在重施氮磷化肥、轻施钾肥,重施化肥、轻施或不施有机肥的现状。近年对马铃薯种植区170户的农户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有25%的农户氮磷肥施用过量,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有70%的农户钾肥施用不足。
【专家支招】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应适当调减氮磷化肥用量;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但要避免直接施用羊粪;马铃薯是典型的喜钾作物,应改变现有的重施氮磷肥,轻施钾肥的施肥观念,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合理施用钾肥。建议马铃薯亩产在2000kg~2500kg的地块,每亩氮肥施12kg~14kg,磷肥施5kg~6kg,钾肥施7kg~9kg,可根据产量高低做增减。
马铃薯栽培要达到优质丰产,要求活土层深厚(60cm),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养分供应稳定。有机肥最适宜时期是秋季,结合深耕进行,深度20cm~30cm。一般每亩施用优质有机肥2000kg~3000kg。若基肥施用了有机肥,可酌情减少化肥用量。
春玉米:氮肥磷肥应调减 秸秆秋后要还田。
【作物概况】玉米是山西省的第一大作物,超过山西省播种面积的1/3,产量占山西省粮食总产量的65%左右。春玉米主要分布于吕梁山区、太行山区和北中部平川区,从北到南分布,有特早熟、早熟、中晚熟等玉米品种。山西省种植面积达到2450万亩,主要为旱作玉米,只有大约30%有灌溉条件,基本上属于旱作农业。春玉米一般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9月底至10月上旬收获。春玉米一生要经历出苗、拔节、抽雄、吐丝、灌浆、成熟等生育阶段。平川水肥地选择密植型品种,如先玉335、大丰30、强盛16、并单390、并单5号等,丘陵山区和比较干旱地区,易选用稀植大穗型品种,如潞玉6号、长城799、晋玉811等。
【施肥误区】由于目前玉米生产中农户普遍采用春季浅旋播种方式,造成土壤耕作层逐年变浅,平均只有15cm-20cm。土壤容重增大,剖面结构变差,土壤通透不良,导致玉米出现根系发育不良、根系早衰以及极易倒伏等问题。山西省玉米主要种植区域施肥中整体存在施肥过量问题。2017年在应县大黄巍乡12个村的调研发现,农户氮肥施用量普遍为每亩18公斤左右,磷肥每亩8公斤左右,远远超出了玉米实际的养分需求量,导致肥料利用效率很低。山西省玉米氮肥利用效率不到30%,磷肥利用效率不到20%。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所长邵林生对记者说:“过量的施肥不仅增加了农户的投入成本,也造成肥料的浪费、环境的污染以及农产品品质的下降。”
目前,山西省玉米生产中有机肥施用日趋减少,而且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养殖区农户近70%会用到农家肥,比如山阴、岢岚、文水、祁县等,而种植区农户几乎不用农家肥,例如应县、清徐、运城、临汾等。最近在应县的调研也显示,大黄巍乡没有发展养殖业,162户调研户只有5户施用了农家肥。
【专家支招】基于春玉米施肥存在的问题,广大农民要采取以下施肥措施:一要深松打破犁底层,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水肥效率;二要依据土壤肥力条件,适当调减氮磷化肥用量;三要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和秸秆还田;四要肥料施用应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建议春玉米亩产在600kg~700kg的地块,每亩氮肥施12kg~15kg,磷肥施4kg~5kg,钾肥施3kg~4kg,锌肥施1kg~2kg,可根据产量高低做增减。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是山西省农科院研制的一种新型玉米专用肥。肥料配方中加入缓效成分可以一次性在播种前作为底肥施入。该肥料特别适用于山西省的旱地玉米生产,省时省工,非常符合当前山西省有机旱作农业中绿色生产的要求。
谷子:微量元素需补充 栽培技术要跟上。
【作物概况】谷子是山西省的重要农作物之一,杂粮之首,近年来山西省谷子种植面积在300多万亩,分春播早熟、春播中晚熟、夏播三个生态类型区,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二,是我国春谷面积*的省份,全部种植在旱地,且主要为丘陵地。北部春播早熟区谷子一般于4月下旬到5月上旬播种,中南部春播中晚熟区谷子一般于5月中下旬播种,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收获。
【施肥误区】谷子多种植在丘陵干旱地区,一方面一些农户认为谷子抗旱耐瘠,用肥量较少,施肥过少,一方面一些农户为了追求高产而过量施肥。山西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刘永忠对记者说:“在武乡、兴县部分农户调查发现,亩施肥只有20公斤左右,在壶关、陵川部分农户调查发现,亩施肥量达50公斤,农户对科学施肥认知缺乏,另外,部分农户秸秆没有还田,也不施农家肥和有机肥,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肥效和谷子的品质。”
就山西省总体上看,谷子的化肥施用出现过多过少两个极端,认识误区明显,没有做到在保证产量与品质的前提下肥料的高效利用。谷子对氮磷钾的需肥比例一般为1∶0.5∶0.8,生产中存在施氮比例较大,磷钾肥不足,特别是钾肥施用少,虽然山西省土壤相对含钾较多,但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土壤缺钾、锌、硼、锰等微量元素现象日趋加重。
【专家支招】谷子施肥要依据土壤肥力条件和产量目标,在氮、磷搭配使用的同时,注重钾肥施用并适量补充微量元素肥料。建议谷子亩产在200kg~300kg的地块,每亩氮肥施 9kg~12kg,磷肥施5kg~7kg,钾肥施1kg~4kg,可根据产量高低做增减。
肥料的施用应坚持“前重后轻”“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将大部分氮肥、全部磷钾肥和有机肥,结合土壤耕作进行底施;作为食用谷子可以亩施2立方米优质农家肥,化肥提供的氮磷钾量减半;作为加工用谷子可以亩施2立方米优质农家肥,化肥提供的氮磷钾量减半,也可以全部施用化肥;化肥提供的氮肥,三分之二做基肥、三分之一做追肥。栽种时采用山西省农科专家姚建民发明谷子覆膜穴播栽培技术可以大幅提高产量。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