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农业博物馆 >  古代粮食的存储(图)

古代粮食的存储(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农业网 阅读数:

  【中国农业网Agronet农业博物馆粮食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不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但是大家都知道粮食是有保存期限的,而如果存储做不到很好的话是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战时和灾荒时期。那么古代是如何做到粮食的存储呢?

  7000年前的粮仓:河姆渡遗址

  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是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年代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距今已有7000年历史。在遗址中,发现了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等堆积物,厚度从一二十厘米到三四十厘米,最厚处达七八十厘米。从完整谷粒外形看,属于籼稻,说明当时已有丰富的储粮。

  京城粮仓:回洛仓遗址

  回洛仓遗址位于洛阳市,其主要功能是为城内的皇室和百姓供应粮食。仓城呈长方形,东西长1140米,南北宽355米,仓城城墙宽约3米。已探明的仓窖有200多座,每个仓窖的形制基本相同,均呈口大底小的圆缸形。修建仓窖时先在地面上挖一个外直径不小于16米,内直径不小于10米,深1.3—1.7米的直壁环形基槽,并对环形基槽进行夯打,以此作为防水、防塌的仓窖口,然后将环形基槽内的土挖出,对仓窖进行拍打后用火烧烤,使之完全干燥,再在窖壁上加铺厚20厘米的青膏泥,最后在其上加铺一层木板和竹席,具有很好的防潮功能。

  军备粮仓:敦煌南仓

  敦煌南仓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共8座32间粮仓。为了保证青海、西藏、新疆的边防稳定,朝廷曾派刘孟将军在敦煌监修粮仓,储备军粮。粮食来源于高台、临泽及新疆等地。乾隆至光绪年间共建400余间,共计72座,到民国年间仅存百余间,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直属于军备粮仓。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hfq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