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休闲农业 >  “生态+文化”:铺实青海民和乡村旅游“致富路”

“生态+文化”:铺实青海民和乡村旅游“致富路”

畜牧家禽网  来源:安徽农讯 阅读数:

  5月初,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沟乡南垣村的牡丹休闲园里,一株株含着花苞的油用牡丹迫不及待地等着绽放。

  “得益于当地的独特气候,这里盛产油用牡丹。油用牡丹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能用籽榨油。”西沟乡党委书记马学贵说,“两年前,我们和公司合作建设牡丹休闲园,发展乡村旅游业,努力搭上乡村旅游的‘快车’。”

  南垣村是个贫困村,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43户150人。截至目前,牡丹休闲园项目已流转土地1150亩,带动村里105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

  “在这儿就是种苗、锄草,不累,去年挣了2万多元。”白付学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牡丹休闲园工作了两年多,“今年估计能挣到3万元,比外出打工强多了。”

  蓬勃发展的乡村旅游不仅要鼓起农民的钱袋子,还要能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助推生态农业发展。在牡丹休闲园项目负责人何志栋眼里,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的“底子”,“必须要打好”。

  园艺专业毕业的何志栋深知乡村生态的脆弱和珍贵,在牡丹休闲园项目论证和建设过程中,反复强调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在与记者交谈时,他不时躬身翻看土壤,观察土质和油用牡丹长势。走到一处油用牡丹园时,他略显神秘地指着油用牡丹旁的豌豆苗,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的“生态学问”。

  原来,豌豆含有根瘤菌,具有固氮养地作用,能提高土壤肥力。“所有的油用牡丹旁都并排种上了豌豆,不施化肥,成熟的豌豆还可供游客采摘。”何志栋笑着说,“拳头大小的豌豆,既改善了土壤,也能丰富游客旅游体验,成就了大效益。”

  今年西沟乡政府把牡丹休闲园作为重点乡村旅游示范项目,计划带动上千人就业。马学贵对记者说:“目前的工作难点是如何吸引村里年轻人到家门口就业。”

  “一方面要发展综合旅游产业,提供更多适合年轻人的岗位,另一方面也想用文化留住年轻人。”马学贵说到这儿,有些振奋,“今年乡里正着手在邻村复兴村启动文化旅游项目,想把‘刀山会’这块本地文化‘招牌’打响。”

  马学贵口中的“刀山会”是当地一项富有浓厚文化色彩的活动项目,出于有着“中国古老戏剧的活化石”的大型古代戏剧《目莲宝卷》。《目莲宝卷》的手抄本现收藏于麻地沟村。

  为了复活这块文化“活化石”,今年西沟乡政府计划从海南、云南等地“要人”,请这些地方会“刀山会”的艺人到村里,辅导当地村民重拾民间文化,丰富乡村旅游内涵。

  “文化也是乡村旅游的‘底子’,文化‘底子’打不好,乡村旅游也只是‘半条腿走路’。”马学贵说。

  近年来,有着44万人口的民和县乡村旅游业取得较快发展。去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点共接待游客91.6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137.28万元,占全县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半壁江山。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wm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