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闽东日报 阅读数:
近日,在宁德市周宁县礼门乡梨坪村山里自然村相关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的三七种植棚内,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给三七苗施肥、除草。合作社负责人何文辉一边检查植株情况,一边介绍:“这里海拔在1000至1300米之间,土壤肥沃,雨水充沛,空气优质,非常适合三七种植。”
多年来,由于山里村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村民们大都出外打工谋生,小山村成了名副其实的“空壳村”。2014年,见有同乡人在山里村试种三七,在外经商多年的何文辉便也关注中药材种植。随着宁德市周宁县“回归工程”兴起,何文辉萌发了到山里村种三七的念头。为了种好三七,他先到云南文山三七种植大县考察学习,一年后“学成归来”的他在山里村创办了企业,并成立中药材种植合作社。
之前老乡三七种植技术不成熟,试种的植株成活率不高,多数都是草草收场。借鉴教训,何文辉邀请了云南三七种植专家担任种植技术顾问,于2016年林下种植50亩三七试种成功。在乡政府协调帮助下,合作社承租了村民4000亩荒地,扩大三七种植规模,荒山慢慢地变成了发展绿色产业的“金山”,该基地也成为了以“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建设的闽东首个以三七为特色中药材林下立体种植基地。
看到何文辉三七试种的成功以及规模的逐渐扩大,村民纷纷铆足干劲,或资金、或劳力入股合作社,年底享受分红。短短两年,合作社发展社员101名。许多村民还被吸纳到合作社打工,当起了上班族。“土地流转后,不仅有租金收,而且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方便照顾家中老人,每年工资收入3万元左右。”2018年55岁的何明孙说。据悉,在合作社打工的村民有50人,其中贫困户8户。
山坡上一座座大棚鳞次栉比,远远望去宛如一个个聚宝盆。2018年,合作社“省级林下种植示范合作社”已通过审批。目前,三七种植面积已达到300多亩,可售出种苗30多亩。
虽然每个月都有客商慕名前来想要收购三七,但何文辉并不着急着卖出去。“我们种植的三七基本上是在仿野生的状态下成长,市场需求量非常大,不愁卖。三七种植年份越足、个头越大,销售价格就越高。现在,三七种植还不到2年,出售为时尚早。我们计划将三七种苗一部分留种育苗、留作试验研究,一部分销售给村民。凡是由合作社售出的三七种苗,都可以提供种植技术支持。”何文辉说,种植三七每亩每年有5万元左右的收益,比起种菜稳定得多,他想把种植技术推广到当地农户,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一起打造属于周宁的三七名片。
除此之外,该合作社还种植有十几种水果,以及七叶一枝花、铁皮石斛、野生金线莲等几十种中药材,并已着手申请相关培育专利。接下来,何文辉还准备在湿地种植荷花,建造民宿,修缮道路……将合作社打造成为立体生态旅游观光园。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