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渔业报 阅读数:
采访漳浦县海洋与渔业局许智海时,他正从乡镇做完水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回来。还没见到人,就听到了他爽朗的笑声。他说名字里有个“海”,也许是命中注定和海洋渔业联系在了一起。
学霸在基层
许智海于2011年考入福建省漳浦县海洋与渔业局,安排在渔业股、水技站工作,在工作中发觉知识还需深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集美大学在职农业推广硕士,他说:“我的推广理念就是——鱼虾贝藻,一个都不能少!”他以现代渔业项目为抓手,开展标准化水产养殖池塘改扩建1.5万亩,建设封闭式循环水养殖基地2座,省级苗种繁育基地6座。积极推进申报成立现代渔业示范基地,累计建成连片优质水产养殖基地3个,面积近6100亩,生产规模得到大幅提升。辐射带动改造面积8万亩,水产品亩单产增加20%以上,同时也减少了池塘维修费用,亩增效益2500元以上,池塘产能得到大幅提升。
实干出精英
许智海年纪轻轻,刚满30岁,却在水产技术推广的岗位上已经干了7年,俨然是海洋渔业系统的一名“老兵”了。全县267公里的海岸线,留下了他坚实的足迹。古雷鲍鱼、沙西青蟹、霞美牡蛎、六鳌紫菜、旧镇海鳗、前亭对虾、佛昙花蛤……他总是如数家珍一般能将当地的渔业品种、养殖规模、生产要点一一念出,被誉为漳浦渔业的“活字典”。现如今,漳浦县已经形成40万亩的水产养殖规模,可谓“精养混养高位养,样样精彩”。打造了一批“机制活、产业优”全产业链的当地特色水产品种。
作为一名扎根基层的海洋渔业人,许智海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2015年4月底,旧镇爆发了大规模的缢蛏死亡事件,养殖户们群情激奋,将矛头指向了上游的工业企业,认为是企业排污导致缢蛏出现死亡。当地政府领导忙得焦头烂额,眉头紧锁的许智海并没有急于下结论,带领技术人员到桥闸的泄洪口、入海口观看水色、采集水样,解剖死亡缢蛏,当省市各级专家把焦点放在重金属超标问题上时,许智海果断提出自己的观点——是由于水华引起的缢蛏窒息死亡!字字铿锵有力,一语惊醒梦中人!检测报告出来后,果真和许智海分析的结论一样。
事渔如兄弟
在许智海眼里,当地每一个渔业品种都像是他自己的好兄弟一样。借着无公害产品、产地及品牌化创建的步伐,针对当地大宗、特色、经济水产养殖品种,许智海一方面与工商、质监等部门衔接业务,一方面鼓励乡镇政府、合作社大户申请品牌。他自己翻阅当地渔业志、查找资料,送检样品,忙得不亦乐乎。先后成功申报创立了“深土三角蛤”、“深土皱纹盘鲍”、“沙西红蟳”、“沙西血鳗”、……一个个“漳浦货、漳州味”的特色水产品相继申报成功。在他的奔走相告下,无公害养殖基地认定面积达2万多亩,认证产品8个,创建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3家。石斑鱼、白对虾分别获得福建省第一批、第二批渔业十大品牌之一。当地渔民群众表示感谢送来土特产请他品尝时,他连连摆手:“你们赚钱我就高兴”,洋溢出兄弟成家立业时的淳朴笑容。
一线做论文
在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服务中,许智海发现了好的做法、新的问题,总是记录下来,反复思考,进行总结。他撰写了近4万字的《漳浦县对虾养殖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作为硕士毕业论文,全面涵盖漳浦对虾业的各品种养殖详细情况,从政府监管角度和市场行业发展角度双重角度阐述对虾产业发展。针对漳浦县对虾养殖的品种、养殖模式、苗种、病害、饲料、渔药等现状情况,逐一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可谓填补漳浦县乃至福建省对虾养殖特色发展的空白。在普及《农业技术推广法》中,他发表了《新法初见成效——〈农业技术推广法〉助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在推进“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管理,他发表了《漳浦县水产品可追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为了争取放开福建当地河鲀特色养殖品种菊黄东方鲀、双斑东方鲀,他在市社科联编写了《立足产业优势,打造河鲀特色小镇》……一篇篇数据详实、举措有效的论文,见证了基层海洋渔业人的独立思考与担当精神。
危急显身手
2013年,第8号热带风暴“西马仑”登陆漳浦后,许智海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深入虾池一线。高温酷暑,许智海戴着斗笠,手把手教养殖户测各项水质指标,指导督促养殖户加固堤岸,防止鱼虾逃逸,定期监测水质,预防流行病发生。在2017年6月赤潮事件中,他整月不间断奔赴11个沿海乡镇,联系采集点,采取贝类样品,立马送样省水产研究所进行贝类毒素检测,忙到凌晨两三点才回到家中,第二天又跟进检测进度,询问海区情况,看望贝毒中毒病患。当时舆论已经形成“贝类都有毒不能吃”,当地花蛤收购价从7元/斤跌至0.5元/斤,无人问津,许智海又赶紧制作《漳浦赤潮知识及贝类毒素预防中毒科普》课件,开展公益科普讲座,消除民众对于水产品的疑虑。
善为农民师
在全国第一次海洋经济调查中,调查员们看着厚厚的一叠教材,心里发怵,产生了畏难情绪。许智海作为漳浦县调查工作的业务负责人,手把手指导报表填写注意事项,并且“因地施教”,对不同地域的涉海单位调查进行培训,大大提高了调查效率,缩短了调查时间,调查员们都夸他“你一讲我们就都清楚了”。
当了解到村级渔民技术员知识体系老化、许多渔民养殖户们还在用“土办法”进行养殖管理时,许智海自己制作PPT课件,制作了《高温天气对虾养殖常见问题及防控要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解读及安全用药指导》、《水色优劣判别与水质常见问题处理》等课件,并亲自上阵进行培训讲解。他总是将书本理论结合生产实际,“讲养殖户听得懂的话”。听过他讲解的病害防治知识,通俗记得牢。乡镇海管站长们听完都反馈“生动实际涨知识”。在一次讲解池塘清淤要点后,一位老农找到他,竖着大拇指说:“小伙子,我养鱼养了四十多年,你今天讲的很合我心意,给了我很多启发,谢谢你!”采访中,许智海笑着说:“能让养殖户朋友当成自己人,我觉得很荣幸。”
有一种态度,叫扎根基层。有一种生活,叫为渔民服务。采访中他说道:“学成归来,不是为了扬名立万,而是为了回报家乡父老,更好地建设家乡。”许智海用他的青春年华,辛勤工作,堪称懂渔业、爱渔村、爱渔民的新一代海洋渔业人的表率。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