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行业动态 >  绿了荒漠 “红”了日子——柴达木盆地枸杞产业发展见闻

绿了荒漠 “红”了日子——柴达木盆地枸杞产业发展见闻

畜牧家禽网  来源:新华社 阅读数:

  “放了大半辈子牧,过去居然不知道这些长在身边的‘小果子’那么值钱,现在咱们村的日子靠它可是越来越好过了。”66岁的蒙古族老人更登说。更登的家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宗加镇的哈西娃村。这里地处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海拔3000米左右。走进村里,小别墅、文化广场、音乐喷泉等让人眼前一亮。

  哈西娃村过去是一个纯牧业村,由于产业结构单一,牧民生活困难。当地曾流传过一句顺口溜:“哈西娃呀哈西娃,土路土房土窝窝,拦不住姑娘往外嫁,有女不嫁哈西娃……”在距离哈西娃村不远的一个名为“五龙沟”的地方,有一片近千亩的千年野生枸杞林。更登说,周边的牧民都熟悉这片枸杞林,但过去仅仅是当普通的野果子食用,大家并不知道它的价值所在。更登说,约10年前,周边有些地方开始尝试人工种植枸杞,村里人才注意到除了放牧还可以搞点其他产业,但世代放牧为生的村民大多持“观望”态度。于是村里的党员干部先承包一些耕地,带头试种,没想到效益很好,打消了大伙的顾虑。

  经过不断培育,哈西娃村已探索由单一的草地畜牧业发展向种植业、精深加工、旅游业多元发展的路子。村党支部书记温国忠说,村里已发展起21万亩野生黑枸杞,人工种植黑枸杞1713亩、红枸杞12560亩,村集体年收入达350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3.89万元。曾经的“野果子”成为脱贫致富的“金果子”,村民们如今对五龙沟的千年野生枸杞林格外在意。为防人为破坏,村民们轮流值班看护,而且是无偿的。记者采访发现,在海西州,如哈西娃村这样靠枸杞走上脱贫致富路的乡村还有不少。海西州以柴达木盆地为主体,高寒、少雨、多风是这里的气候特征,逐步壮大的枸杞产业不仅对沙化土地的生态修复起到了积极作用,还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

  海西州农牧局局长潘立清说,柴达木盆地发现有540余平方公里的绿色富硒土壤资源,其独特的自然条件生产出的枸杞颗粒大而饱满,肉质肥厚而核少,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政策驱动、科技推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社会联动等有效措施,使得枸杞种植标准逐步规范、营销网络逐年健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据介绍,目前海西州枸杞种植面积已达50万亩。截至2017年底,采果期面积达44.79万亩,干果总产量达7.82万吨,产值从2008年的0.33亿元跃升到21.6亿元。

  围绕枸杞浆果资源高值化利用,当地已开发出枸杞干鲜果、枸杞汁、枸杞粉、枸杞籽油软胶囊及枸杞酒等系列产品,一批种植和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也应运而生,形成了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格尔木亿林枸杞科技开发公司主要从事有机绿色枸杞的科研、种植、加工与销售,其产品出口到了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公司负责人说,企业还与种植户签订收购协议,为农户免费提供技术和部分生产物资,解决了农户后顾之忧。走进格尔木市河西农场,成片的枸杞林映入眼帘,红彤彤的枸杞子像一颗颗玛瑙挂满枝头,空气里都散发着清香。在枸杞地里,上百名采摘工人正在忙碌着,吸引各地游客竞相拍照留影。

  种植大户马尚伟家一天就采摘了8000多斤枸杞,他正开着货车送去附近的烘干厂,计划隔两天再请工人集中采摘。“我家今年种植了40亩,全部和企业签订了协议,不用发愁销路问题,预计能收入20多万元,比起过去种小麦、青稞,效益要好很多,日子是一天比一天红火了。”他笑着说。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yyn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