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中国渔业报 阅读数:
广西钦州市是大蚝生长的天然港湾,几十年来,培育、养殖、销售大蚝已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目前,全市大蚝养殖面积达15.8万亩,产量25万吨,年产蚝苗达1.3亿支(串),产业总产值26亿多元。钦州大蚝养殖面积、产量、苗种生产量均在华南地区排名第一,是钦州市海水养殖优势特色品种和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
大蚝无疑已是北部湾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宠儿”。钦州市现已开始实施钦州大蚝中国品牌创建工程,通过打造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增点、扩面、提质、升级”,创新大蚝养殖模式,推进大蚝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大蚝产业链。
建设示范基地带动产业集群
笔者来到钦州港海边,“十里长排,海天一线”的大蚝养殖场面十分壮观,从事大蚝养殖的农户们驾着船,顶着海风,每天辛勤地劳作,期待大海的馈赠。
“这个三年期的大蚝个头有巴掌大小,仅蚝肉就有200多克重,如果论个卖,一个能卖到15元。”在自家的大蚝养殖基地,韦金德提起一串养殖了三年的大蚝向客商展示道。他的蚝排位于钦州港七十二泾周边,常年从事大蚝养殖、销售,是这里有名的养殖大户。在钦州市全力打造大蚝养殖示范基地之时,韦金德成立了公司和合作社,在钦州市水产畜牧兽医局的指导下,建设了七十二泾大蚝现代特色养殖示范区,以“公司+合作社+农场+农户”的经营模式,使散户养殖变为集群发展。
现在示范区已经吸引了6家知名企业、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00多名养殖户在核心示范区内开展生产经营。通过“基地示范、以点带面”的方法,钦州市还形成了以七十二泾海域为中心的连片万亩大蚝养殖基地5个,标准化大蚝吊养基地15个,将大蚝产业从散户型养殖向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通过合作组织促进规模养殖和产业化发展已成为钦州市大蚝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全市大蚝产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加工企业逐渐发展到11家。其中,钦州市海华蚝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养殖户120多户,每户年均收入达4.5万元~6万元;钦南区沙井养蚝专业合作社组织83户社员,采取“统一采苗技术、统一养殖、统一管理、统一销售”方式发展大蚝养殖,先后创建了大蚝采苗基地、培育基地、养殖基地共12个,面积达2700多亩,家庭户年均增收6万元以上,合作组织基本覆盖了大蚝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等环节,发挥了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
创新采养技术推动生态养殖时节。在茅尾海畔,几十上百艘渔船利用夜晚的时间,载送工人来到蚝排上作业,整个海上灯火通明。
大蚝采苗人钟复冠在茅尾海上劳作了近十年,每到这个时候,扎好新蚝排,吊下一串串的水泥片,等待蚝苗自然附着是他最重要的工作。钟复冠说:“以前我们还用水泥柱插到海里采集蚝苗,十分费力,上苗率不高。后来,我们改为用球式水泥片串起来吊到海里采苗,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也是国内大蚝天然采苗的一种新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大蚝无公害标准化吊养技术逐渐推广开来。钦州市先后建立了1个采苗示范基地,2个养殖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养殖1万多亩,已建成大型大蚝天然生态育苗基地,大蚝采苗、养殖技术在国内大蚝养殖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为了保护生态资源,让大蚝产业可持续发展,钦州市计划在未来建立苗种资源保护区,确实保护好大蚝苗种资源。一方面,建立茅尾海大蚝种质资源保护区和大风江大蚝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钦州大蚝本地优良特有品种;另一方面,在茅尾海、七十二泾海域、三娘湾海域开展增殖放流进一步改善茅尾海海域的生态环境。此外,进一步推广绿色生态育苗和养殖新模式,加强科研力度,加快大蚝人工育苗攻关,发展离岸深水抗风浪大蚝养殖浮筏,创新养殖模式,推动生态养殖理念,并建立海水监测监控预警机制,为大蚝养殖和质量提供科技支撑。
如今,钦州市已建设完成钦州大蚝养殖产品可追溯体系,加强特色农产品“三品一标”的培育认证,其中指导钦州市洋淦生态渔业科技公司成功申报大蚝有机食品认证,扶持广西金海环岛渔业公司成功申报无公害产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大蚝)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2017年度,共进行大蚝产品抽检114例,质量合格率达100%。
发展产业融合唱响大蚝品牌
注重品牌建设,积极培育大蚝产品品牌是钦州市大蚝产业发展的长远之计。
2017年12月,钦州大蚝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获评为自治区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三星级),为打造示范区升级版,钦州市提出实施钦州大蚝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以创建*大蚝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为抓手,推动钦州大蚝现代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打造100亿元钦州大蚝产业。
建立健全钦州大蚝产业发展支撑保障体系。结合渔港、海洋牧场建设,重点建设犀牛脚、龙门港、沙井岛、大风江四个养殖后勤服务码头基地,解决养殖渔船停泊、避风、补给及产品集散交易等老大难问题,为大蚝加工、冷链配送、休闲渔业、滨海旅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配套完善产业金融扶持政策。争取加大对大蚝、海洋牧场等特色产业资金扶持力度,实施品牌创建工作,推进和实施大蚝特色产业发展;争取融资、信贷等方面出台相应的倾斜政策,加大大蚝产业资金投入;加大大蚝养殖产品保险支持力度,设立大蚝养殖产品保险专项基金,加大海水养殖业保险扶持政策力度。
最关键的是推进大蚝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大蚝产业链。通过大力发展大蚝精深加工,吸引更多国内知名龙头企业落户,投资开展大蚝精深加工项目。2017年,钦州市引进广西阿蚌丁现代渔业产业园(科技产业园)项目,投资5.2亿元,为大蚝精深加工的起步开了一个好头。同时,大力发展水产品流通业,加快建设钦州大蚝冷链配送,建设钦州大蚝电子商务平台,提升大蚝销售流通,扩大钦州大蚝销量,让大蚝走向全国。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