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畜牧家禽网 [ 请登录 ] [ 免费注册 ]
首页 | 郑重申明 | VIP服务 | 加入收藏 | 网址导航 | 农业网

畜牧家禽网首页 > 技术中心>  休闲农业 >  山东高唐乡村旅游促发展(图)

山东高唐乡村旅游促发展(图)

畜牧家禽网  来源:高唐政务网 阅读数:

  走进酱油作坊,一股浓郁的酱香味扑鼻而来,一口口偌大的黑陶缸“戴着”竹斗笠,作坊中间一张老式木柜台上摆着一桶桶的酱油,柜台上方悬挂着“传统酱油作坊”的牌匾,和青砖红瓦的一排老屋,勾勒出酱油传承百年的老味道。掀开斗笠,色泽棕红,澄清见底,浓浓的酱香瞬间沁人心脾,让人回味无穷…… 以上是在山东向阳花开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内民俗旅游区内看到的一景,也是聊城高唐县姜店镇深挖民俗资源,助力乡村旅游的特色亮点。

  “在25年之前,我学的做酱油的手艺,没想到在高科技发达的今天,居然有了展示的舞台……”姜店镇西郭村酱油酿造师郭希跃高兴地说。问起学做酱油的过程,一向不善言辞的郭希跃,娓娓道来,有句老话说得好,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在手,更何况家境贫寒,当时的郭希跃30岁,趁年轻,想学门手艺,经多方打听附近邻县有一个小作坊,本着学本事,取真经的想法,他无偿去帮工,一直坚持学习了半年,就掌握了基本方法。郭希跃说,做酱油可是个体力活。买来的黄豆先经过去杂质挑拣,再浸泡到黄豆膨胀无皱纹,捞出来放到大锅笼屉里蒸煮6小时,焖一夜,添加上面粉、菌种,搅拌均匀后开始制曲(38°的环境下)24小时,然后倒缸里加上盐开始发酵一年,直到晒成无豆酱,加上水就成酱油了。看似简单的制作步骤,确是一门需要精准把握时间节点的重体力技术活。学成归来后,郭希跃在家制作了一年,由于销路不好,就停业了。这些年,为了补贴家用,到处去打工。

  让郭希跃做梦都想不到是,西郭村竞成了乡村旅游的好去处。改革的春风,吹醒了沉睡多年的老手艺。新农村的建设,让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整宽阔的柏油路、雪白靓丽的文化墙、高低不同的观赏植物、老少皆宜的健身广场……好一派田园美景入眼来,乡村成了城里人难寻的休闲游玩的原生态之地。

  乡村旅游催热的不仅是当地的经济,受益的还有当地充满“土”气的手工艺人。郭希跃就是分享到乡村游红利的一个。村里建起了生态旅游公司,姜店镇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深挖民俗资源,多方搜集民间能人艺人入股公司,共同构建“ 民俗、民乐、民趣、民风”特色,助力乡村旅游发展。郭希跃的酱油手艺,秉承传统酱油的酿造工艺,不添加色素、味素、防腐剂,纯绿色,无污染,被向阳花开公司邀请,并让它们在作坊里作为非遗手工技艺“落地”。“有些酱油是游客灌装的,进了作坊,他们看到现场一缸缸的酱油,就亲自体验一下,酱油在大酱缸里现场舀出来,再灌到桶里,感觉回到了小时候,拿着酒瓶去代销店打酱油,店家给灌装酱油的场景……”作坊的帮工蔡正福说。

  问起销路,郭希跃说:“主要是在网上销售,公司负责,他只管酿造,施展手艺,坐等旅游分红。现在,绿色食品很受欢迎,不愁卖不掉。”“我们的民俗区里还有手工坠面、手织老粗布、人工剪纸、毛驴拉磨磨麻汁等多项手工技艺,游客可以入内跟手艺人学习并现场操作,感受非遗手工技艺的技术性、艺术性,也让村里的传统匠人有了展示的平台,同时还解决了村民的就业和增收问题。”向阳花开负责人郭爱利如是说。原生态的手工技艺产品日益受到市场的追捧,当地的老手艺人也迎来了新的致富机遇。姜店镇通过深挖民间匠人能人,调动起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破解了农民脱贫增收的难题。

畜牧家禽网编辑:agronetwyw

首页 收藏 打印 字体 [ ]

转发到: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

本站所用的字体,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 service@agronet.com.cn,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