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慈溪日报 阅读数:
秋意渐浓,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胜山镇的红菱进入了采摘销售的尾声。近日,胜东村的六旬老人陆银达划着红菱桶,正忙着采摘最后的红菱。“红菱就要落市了,今年收成不错。”他高兴地说,今年红菱赶上丰年,约有四五万元的收入。周水章老人也对今年的丰产津津乐道,“红菱产量高,我一个人摘摘来不及,还要雇人呢!”
一枚小小红菱,在胜山的土地上,创造出了无限生机。近年来,胜山镇谋划“以菱为媒”系列活动,重点打好红菱“提质增产”特色牌、旅游“以线带面”示范牌和产业“全面融合”节庆牌,打造“红菱+”的产业综合体,以亲水美景营造一方乐游慢生活。
“我们胜山红菱的特色,一个是外壳红红的很漂亮,还有个大皮薄味道好。”胜东村东菱合作社社长阮焕江告诉记者,要培育出这样好品质的红菱,关键在于清澈洁净的水质。随着“五水共治”专项行动的深入推进和污水零直排区的创建,胜山镇通过污染源源头管控、污水管道铺设、河道障碍物清除等一系列方式,大幅度提升了全镇的生态环境,为红菱的种植打下了基础。如今,全镇共有红菱种植户100余户,为了种植红菱,不少农户还开拓荒河,全镇种植红菱的河道面积已达1000余亩。
红菱丰产的秘密,不仅在水质,更在标准化的种植流程。随着红菱标准化生产在菱农中的推广,菱农们一改原来老菱自动脱落、新菱自发生长的传统模式,在选种育种、种植方法、施肥除虫、包装销售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改进,实现流程再造。红菱亩产较往年提升100公斤左右,每亩收入可达六七千元,这是标准化生产带给菱农的“甜头”。“这套标准既符合上级部门的要求,也贴合胜山的实际,有效地实现了红菱增产、农民增收。”胜山镇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胜山镇正整合红菱种植户资源打造红菱基地,并积极创建宁波市红菱标准化生产示范区。
河道弯弯,菱叶密布,红菱基地不仅是红菱生长的家园,更具有天然的田园风情。目前,胜山红菱采摘基地正规划建设红菱采摘活力区、田园观光体验区、大棚果蔬种植区、果蔬采摘互动区等片区,着力打造具乡村风貌和红菱采摘特色的综合休闲农业基地。颇具野趣的基地门头,铺设一新的自行车骑行道,建设中的自行车驿站、亲水步道、景观亭等正抓紧实施,累计投资约500万元。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的红菱采摘基地,已经迎来了多批游客前来游玩体验。而在前不久结束的第二届红菱节上,胜山镇趁势推出了四灶浦沿江风情线休闲游、“一山一寺”祈福游、服装布料市场商贸购物游、红菱基地亲子采摘游等多条旅游线路,打造连接东西“生态、人文、商贸”旅游线,全面带动镇村旅游业发展。
更多商客也将目光投向胜山这座小镇。自去年举办“以菱为媒”招商推介会以来,胜山镇打好“以节促商”节庆牌,根据自身产业特点把“服装布料物联交易平台”等多个重点规划项目向国内外客商发出邀约。今年共促成上海千逊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引进项目、年产10兆瓦大型非晶硅薄膜光伏电池玻璃模板生产线项目、慈溪胜山万洋众创城项目现场签约,签约金额达23.8亿元。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红菱产业发展,打响胜山红菱特色品牌,并以此为纽带,促进产业全面融合,助推乡村振兴。”胜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