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家禽网 来源:浙江日报 阅读数:
200亩鱼塘里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今年又获丰收,这让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水产大户刘文进非常高兴。他引进省农科院开发的一套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的智慧管控系统后,3年来年年赚钱,告别了过去水产养殖“今年赚、明年亏、后年保本”的高风险状态。
水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产量和效益。“水质的细微变化看不见闻不着,鱼虾也不会说话,过去我只能凭经验管理。但现在不同了。”刘文进打开手机上一个应用,此刻鱼塘的水温、水位、溶解氧、氨氮值等主要指标一目了然。进一步查阅还能看到变化图表,呈现了鱼塘水环境的长时间变化态势。
这些水质数据由布放在鱼塘中的一组传感器采集,随后被传输到鱼塘边的一个控制箱中,这里是整套智慧管控系统的“大脑”,数据在此经分析后传送到刘文进的手机上。
“以前我们要掌握水质只能靠人工采集、检测。这么多鱼塘,每天采集3到5次,已经非常费时费力,检测结果往往还不精准。”刘文进说,现在水质数据24小时不间断采集,打开手机可随时查看,大大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
更重要的是,浙江省农科院专家在这套系统中整合了水产养殖的相关科学模型,系统不仅能采集数据,还能明白这些数据意味着什么,进而自动控制其他养殖设备。比如,当系统发现水中溶解氧过低,会自动开启增氧机,在数据达标后再自动关闭。水质有其他异常时,也会向手机发送报警信息。
“见识了‘数据养虾’‘智慧养虾’的威力,以前养虾只能算‘瞎养’。”刘文进感慨地说。他引进这套系统一次性投入10万元,每年节本增效带来的收益则有20万元。
刘文进采用的智慧管控系统是由浙江省农科院数字农业研究所徐志福研究团队自主开发的。该团队近年来已将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至省内外20多个农业生产基地,除水产养殖外,该系统还应用在果蔬、花卉、中药材栽培等多个领域。
①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所有文字、数据、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所有,任何企业、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使用。凡经本网协议授权,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畜牧家禽网(Agroxq.com)”,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因互联网信息的冗杂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网无法及时联系到所转载稿件的作者,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相关作者见稿后两周内及时来电或来函与“畜牧家禽网”(Agroxq.com)联系。